随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电商平台也进入一年一度的“进博时间”,为全国消费者开启“进”货季。
11月5日,进博会开展首日,拼多多百亿补贴联合央视新闻举办“全球好物‘进’在眼前”进博会专场直播。其间,央视主持人朱迅搭档小尼,推介以进博会参展品牌为主的百余款进口好物,吸引了超2000万网友观看、拼单。
“进博会引进高品质展品,电商将展品无缝变为商品,直连海外产地与国内用户,再加上跨境政策保驾护航,越来越多优质海外商品,如今指尖轻点便能成功拼单,既方便又实惠。”昆明励奇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学全表示,依托“保税直发”模式,其代理的进博会“常客”泰国红牛等产品,销量快速增长,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电商是进博效应的放大器。我们通过吸引、扶持各地保税区入驻企业,对优质进口商品进行‘百亿补贴’,降低了海外品牌商品的进入成本。”拼多多全球购负责人表示,“利用平台的规模和拼团优势,拼多多将持续推动海外优质商品进得快、卖得好、销得远,让国内大市场成为海外品牌的大机遇。”“足不入沪”也能拼单进博同款
2018年首届进博会至今,五年间,越来越多的展品已走进千家万户。很多人或许从未踏入“四叶草”展馆,但这并不影响他拥有诸多进博同款,享受“买全球”带来的美好体验。
而为让更多人“足不入沪”也能参与这场国家级展会,昨晚,拼多多百亿补贴主导的这场进博会直播精挑细选了自英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新西兰、日本、泰国、印尼等十多个国家进口的105件精品好物,其中大多数都是进博会参展品牌。
直播一开场,朱迅与小尼迅速变身帮广大网友把关的“嘴替”。从纽仕兰乳制品、佳沛奇异果、川宁红茶,到阿根廷红虾、澳大利亚牛排、挪威三文鱼……他们一边结合产地的风土人情讲解吃法,一边帮网友评判这些美食的性价比。
以他们推荐的都乐金菠萝为例,拥有百年历史的果蔬品牌都乐是进博会的老朋友,至今已连续五届参展。《第四届进博会传播影响力报告》显示,都乐是农产品专区传播热度排名第四的品牌,产自菲律宾的金菠萝则是该品牌数次参展进博会的明星单品。而昨晚直播时,这一进博同款被百亿补贴在全网低价的基础上进行了“重补”,不少网友大呼“过瘾”。
“针对金菠萝、超甜蕉等明星单品,我们后续还将开发针对线上市场的定制款,让优质的‘世界水果’能以实惠的价格进入更多国人的‘果盆子’。”都乐拼多多旗舰店负责人表示,该店铺去年12月入驻拼多多至今,广受用户欢迎,日均销量已攀升至1万-2万单。而本届进博会,都乐发布了与上海迪士尼联名的秒开香水椰以及与小黄人联名的限定版牛油果。这两款新品也将计划在拼多多上发售。
美食之后,更多美妆及生活美物登场。两位央视主持人又忙不迭地成为脸替、手替乃至脚替,代替用户体验全球潮品与黑科技。其间,敬业的朱迅一度在脖子上抹了数十层乳液、嘴唇上搽了五六层口红,被小尼笑称为“全网最被羡慕的脖子”。
除了好用,该场直播还尤其注重品质与价格,在保证正品的基础上,对市场关注度高的热点产品加码补贴,网友直呼:“有些大牌美妆甚至比免税店还划算。”
“从解决‘有没有’到挑选‘好不好’,进博会为全球优质商品进入国内市场搭建了‘鹊桥’,而我们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线上大规模供需精准匹配,将更多海外品牌引上网,价格‘补’下去,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拼多多全球购负责人表示。
与海外品牌分享近9亿消费者的大市场
事实上,展品变商品的背后,新电商已然成为一条高效的快车道。
“过去,我们代理泰国品牌。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商超、便利店等线下渠道需要各种入场费,结账周期长,成本高。相较而言,电商是一条捷径。一方面,源头采购、独立运输、自有仓储的模式可以全线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拼多多等新电商的平台成本较低,加上百亿补贴实打实的补贴,这些使得我们能够充分让利消费者,进而实现较高的复购。”李学全是泰国红牛饮料的头部经销商。该能量饮料系列是进博会“老朋友”天丝集团的核心产品,已连续四年亮相进博会。
据李学全介绍,目前,相当部分的泰国红牛进入国内市场都依靠“工厂电商出口”模式。在这种机制下,经销商根据海外市场预期提前备货,让商品进入保税仓库。而当境内消费者在拼多多下单购买商品后,商品可直接从保税仓配送至消费者手中,避免了多重分销及冗长运输等中间环节,可以显著降低销售价格。
目前,这种“工厂电商出口”模式已在云南昆明综合保税区落地,进出口国涵盖泰国、印度等7个南亚东南亚国家。“受益于跨境及电商平台的政策,我们正筹划将更多参展进博会的东南亚生鲜水果引入拼多多,从果园直达餐桌,让更多人吃上新鲜、实惠的热带水果。”李学全说。
作为全域消费者聚集的线上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带着尖货好物入驻拼多多。以美妆为例,截至目前,拼多多已引入强生集团、资生堂集团、爱茉莉集团、LG生活健康集团等知名化妆品集团开设官方旗舰店。
“进博五年,在央地多重政策支持下,我们加速完善进口生态基础设施,为海外品牌入驻搭建快车道,持续推动跨境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 拼多多全球购负责人表示,一批批“进博尖货”在拼多多上热销,不断飙升的成交数据让海外品牌看到了平台用户的巨大潜力。“我们欢迎更多参展品牌入驻,与它们分享近9亿消费者的大市场,进一步做大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陈萍介绍,近年来,新零售和新业态快速发展,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促进农产品销售已经成为了新潮流新亮点,是农产品营销的创新,也补上了传统农产品营销的“短板”,对于缓解卖难、助力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疫情期间,全国上万间的蔬菜大棚瞬间变成了直播间,市长、县长、乡镇长纷纷带货,还有网红带货,让直播成为“新农活”,也让农产品的销售找到了新的出路。
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积极作用,组织阿里、拼多多、京东、苏宁、一亩田等电商企业开展爱心助农活动,推出了流量支持、优惠贷款和运费补贴等各项促销措施,助力卖难农产品快速销售,各大电商平台累计销售湖北农产品79.6万吨,撮合线上交易达到1280万次。另外,还指导优农协会与新浪微博、央视新闻和快手等联合举办了“谢谢你为湖北下单”这样一场公益带货直播活动,销售额超过了1个亿。
陈萍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与电商企业合作,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步伐,为促进农产品流通提供有力的支撑。
我承认直播带货很火,也承认直播带货能为农产品带来巨大流量,甚至能解决滞销问题。但是,大家都在惊叹销量和销售速度的时候,很少去问:这批货赚了多少钱?前两天,某县长直播带货,一不小心(gu yi)把价格弄错,原价70多块钱的农产品,只要10几块钱就能买到,瞬间被秒光。实际上,靠低价走量,没低价就没销量,正是直播电商的核心秘籍,也是难言之隐。
我们一直畅想的农业未来,是农产品溢价和高附加值,直播电商的低价模式,能够解决农业的未来吗?
在网红直播带货模式中,除去顶部网红之外,次高级的网红坑位费可能都在10万元左右,外加20%左右的销售提成,有的提成高的要30%。这样的高抽成率,显然并不适合农产品。目前大多数靠直播售出的产品并不赚钱。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直播带货所获收益平台>主播>商家,如果后期转化率低下,商家参与直播带货所付出成本难以覆盖旧有营销成本、流通成本时,甚至是要“赔本赚吆喝”。
大品牌可以去不要利润“交朋友”,小品牌呢?至于像下图那样大规模培养村民当主播,和前几年培养村民开淘宝别无二样,当个笑料看看也罢。
简单总结来看:直播电商本质上是商品销售的效率革命。它是一个高效的批发行为,去渠道化、去中介化,不需要层层的代理机制,取代了原有的分销模式。同时,直播电商能用更具体直观的信息展现增强了农产品销售最重要的信任问题,彻底打开了消费者的决策瓶颈。在这两方面,直播电商对于带动农产品销售,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想要解决农产品的问题,还要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产业化和品质化。这是老生常谈的笨功夫,也是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