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风口下方设置缓冲膜,既可以防止棚外草幕上的杂草和灰尘进入棚内,落在植物的叶片上,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进程,又可以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到出风口下方的蔬菜上,造成水果表面温度和干湿度剧烈变化,造成作物叶片“干边”和水果“枯皮”现象。缓冲膜可以保护通风口下的作物生长。安装缓冲膜后,进入棚内的冷空气被缓冲膜阻挡在后壁上,从而延长了冷空气吹向作物的距离,使冷空气与棚内的热空气有一个对流时间,使吹向作物的空气与棚内温度相等,从而避免作物边缘干燥和水果脱皮。秋冬季节,温室内以保温为主管理,从入口吹来的冷空气会造成温室内入口附近3-5个房间的作物生长不良。
有些入口漏风,尤其是人进出温室时,会造成冷风吹来,导致温室入口植物低矮,树木衰弱,有时甚至对靠近入口的作物造成冷害。冬季通风主要靠逆风通风来降低室内湿度,每天2-3次。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通风有所不同。晴天早上温度达到20℃,下午温度降到20℃左右开始通风;阴天在保温的前提下通风,早晨温度不低于13℃-15℃时通风半小时,中午温度较高时通风1-2小时,棚盖前通风半小时左右;雨雪天中午12点左右通风半小时。
因为冬天气温很低,所以大棚基本上会比较紧,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会太长。温室里的湿度容易增加,所以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要重视疾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除了高温通风,还要注意降低湿度。用水应以滴灌为主,不要超时灌水。并应结合药物进行预防,常见的疾病有灰霉病、棉花枯萎病等。虽然冬天气温低,但是要注意浇水好。但晴天要浇水,以滴灌为主,不要浇水过多,以免冻害。如果不是晴天,最好不要浇水,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生物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8℃—25℃。因此,在棚内的温度,白天要保持在25℃到30℃。在晚上的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上。不能和化肥、农药等混用、合用。因为微生物菌肥对作物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直接,而是间接的。微生物菌肥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达到增产、提高质量、改善土壤的效果。
有益菌施入土壤后,能迅速繁殖,将土壤中的有害病菌、线虫吃掉或抑制,所以微生物有益菌能有效的防止各种蔬菜的死棵、枯萎、生长不良,还可以起到疏松土壤、促进生根、微生物菌肥的微生物需要在水分适宜的土壤中才可以成活,因此土壤的湿度干度都不能太干或太湿。春季地温比较地,微生物生长的比较缓慢,可以在使用完微生物菌肥后,用秸秆覆盖。
微生物肥料不能长期泡在水中,在水田里施用应干湿灌溉,促进生物菌活动。以好气性微生物为主的产品,则尽量不要用在水田。严重干旱的土壤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长后期营养消耗高的如水稻、西瓜、萝卜,除基肥补充外,后期补充液体生物肥都表现出优良的效果,产量和质量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
由于生物菌对作物的根系和种子不造成任何伤害,所以生物菌肥施用时应最大限度地靠近作物根系,让其与作物根系最大限度地接触,才能充分发挥生物菌肥的肥效。使用生物有机肥之前要注意补充土壤的有机质,有机质是有益菌赖以生存的环境和食物,有机肥过于缺乏或者土壤板结,微生物是无法快速繁殖和工作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原则上可以单独使用。但是在用量上必须合理,虽然复合微生物菌剂都比较全面,但是含量都比较少,太少的用量根本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