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和水果,虽然听起来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农产品,但是有时候,两者的区分并不明显。在蔬菜界,有些品种甚至可以当水果来食用。比如说生活中常见的“西红柿”。既可以当蔬菜来翻炒,也可以直接当水果鲜食。
除了西红柿之外,还有一种农产品很特殊。如果单纯当蔬菜来买,市场上也就2-3块一斤,而当水果卖的时候,一斤就高达8-9块钱,甚至有时候能够涨到10块钱。这种农产品,就是生活中常见到的“黄瓜”。
这里所说的黄瓜,并不是普通黄瓜,而是一种特殊的“水果黄瓜”品种,学名上叫“白玉黄瓜”。白玉黄瓜,因为个头小,颜色浅(青白色),口感清甜等特点为消费者所熟知。这样一个黄瓜品种,真算是“打了翻身仗”,让原本价格低廉的黄瓜,摇身一变成了“高价水果”。
白玉黄瓜,是用白黄瓜品种选育出来的品种,如果要说它与普通黄瓜之间区别的话,除了外观上和口感上不同外,其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也值得一提。
兼具水果特点的白玉黄瓜,其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葫芦素以及膳食纤维,还含有钙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元素。除此之外,白玉黄瓜还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以及排毒养颜等多种价值。
恰恰是因为白玉黄瓜的这些特点,才使得它一经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尽管价格一度高七八块,但仍然是黄瓜品种中的佼佼者。
对于农民种植户来说,白玉黄瓜要比普通黄瓜种植效益高很多。在我国如今已经有数十年栽种历史的它,如今种植技术已经非常完善。根据笔者的了解,现在白玉黄瓜的种植,亩产能够达到八九千斤,甚至上万斤。
由于白玉黄瓜具有腔小肉厚,肉质紧密等特点,因此在贮运过程中不会出现大肚、尖头现象,是一种非常耐贮运,货架期很长的黄瓜。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即使地头价(收购价格)三五块,也会抢收它。
“如果白玉黄瓜单纯当成蔬菜来销售,价格肯定高不到哪去。好的年头,黄瓜也就四五块一斤。而白玉的特点和水果类似,很适合生吃,而且热量少,营养高,这也是它能卖出高价的原因”,如今“白玉黄瓜”已经在市场上越来越火,扩大种植面积了。“这个思路好(白玉黄瓜定位为水果来销售),不愁卖”!实际上,每一种农产品,只要是品质能吸引住消费者,口碑一定不会差。
而白玉黄瓜,也正是因为它的品质、口感和营养,才获得了认可。如果没有这些优点的加持,白玉黄瓜估计也就只能当普通黄瓜来卖了吧!
在农村这种果子是春天最早的一种水果你吃过吗?
原创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相信很多朋友都感觉到了,今年很多东西都涨价了。
比如,去年同期全国猪肉批发价格为21.97元/公斤,而截至本周,猪肉批发价格涨到了29.20元/公斤,涨幅达到了32.5%。
鸡蛋去年同期的批发价格为10.20元/公斤,本周也涨至了10.56元/公斤,涨幅达3.5%。
还有白条鸡同比去年同期涨幅也达到了15.3%。
除了这些畜禽产品以外,不少朋友还发现,今年水果价格也涨了不少。
比如,荔枝、杨梅的价格都明显高于往年,前段时间北京超市更是上演了“荔枝刺客”。
除此以外,像葡萄、西瓜、桃子等价格都有明显的上涨。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来看,巨峰葡萄去年同期全国批发价格为10.01元/公斤,而本周则涨到了11.84元/公斤,涨幅达18.3%。
还有常见的西瓜,去年同期为3.04元/公斤,而本周则涨到了3.32元/公斤,涨幅也达到了9%。
鸭梨就更高了,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更是达到了44.8%,几乎近半。
还有今年大部分产地的桃子也比去年每斤上涨了五六毛,如果是精品货源还要更贵。
其实水果价格上涨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在水果全面普涨的背后也有些共性原因。
1、成本上涨。
水果从产地到市场中间要经历诸多个环节,如种植、采摘、收购、运输和批发等,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变动,都会影响最终的价格。
而今年发生变化的环节却不止一个。
首先是种植成本上涨,随着化肥农药价格飙升,整体种植业的成本都有所提升,这个就不用说了。
其次,运输成本也明显上涨。
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运输的时间变长了。
由于各地疫情散发,货车通行不如往年顺畅,检查等都增加了整体的运输时间,而时间就是成本;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很多工人停工,劳动力减少,有时候装卸货都找不到人。
第三是油价上涨。
今年谈论最多的就是国内油价上涨,由于国际油价的飙升,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上扬,直接拉升了运输成本。
四是门店及人工成本上涨,近两年店租涨得也很快,人工成本更是水涨船高。
2、产量下滑。
引发水果涨价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今年水果产量普遍出现了下滑。
一方面是今年极端天气较多,雨水频发,尤其南方是水果的主产区,因而今年南方的降雨似乎就没有停过,这使得产地水果也受到连累。
再加上除了柑橘以外,今年大部分的水果都未逢“大年”,所以总体产量下滑。
二是进口水果也锐减。
往年在本地水果未上市时,往往需要依靠外地水果和进口水果来弥补市场,但今年国内水果产量普遍下滑,而进口水果数量也出现了锐减。
一方面是受疫情的影响,水果要比一般货物的运输难度更高;而另一方面进口水果的成本也大幅飙升,因此导致进口数量明显下滑。
这么多水果都在涨价,那有没有没涨的呢?
还真有,比如菠萝。
去年由于特殊原因,菠萝迎来了一波热销,一度地头价格就大涨到了3-4元/斤,但是在今年其他水果都在上涨的时候,菠萝却没能涨起来。
数据显示,去年同期时,全国菠萝批发价格约为5.65元/公斤,而本周则降至5.46元/公斤,降幅为2.7%。
随着水果价格的上涨,消费出现了下滑,毕竟水果不是必需品,再加上肉类价格上涨以及收入下滑,挤压了水果的消费空间。
对于今年水果普遍涨价,大家怎么看呢?
更多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野草莓,可能就只有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见过,吃过,城里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野草莓,更没有吃过。
因为小时候农村孩子的零食和水果相当的少,但是为了解馋,孩子们就会在田边地头找些野果子来充当零食水果,解解馋,而且还很快乐。
刺莓也叫刺泡、树莓、山莓、三月泡,反正名字很多,各地有不同的叫法。
植株形态也有差异,浆果有多种颜色,以亮红色居多,也有**和紫黑色的。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工种植的了,不过野生的也很多,据说价格可以卖到50元一斤。
在农村,刺泡儿是春天最早的一种水果,它比樱桃成熟的还要早。
每年3月份左右,它的花朵就和叶子一起长了出来,果实成熟也非常快,所以它也是名副其实的早春第一果。
刺泡儿的营养价值非常高,纯正的野生果子,现在的环境破坏很严重,已经很少能见到野果子了,最常见的就是覆盆子跟桑葚了,几乎是再没有其它的了,刺泡儿果子酸甜可口
现在看这个刺泡儿总能想起那时候的一幕幕情景,感觉又回到了童年一样你小时候吃过吗?欢迎留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农爱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