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怎么和馅好吃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4:32:01
字号:

包 子和馅的好吃方法,我们以牛肉馅料为例做个说明。

包子怎么和馅好吃

▲配方1:牛肉大葱

牛肉剁馅,生姜洗净切片,大葱洗净切小段;姜、大葱依次放进料理机中打碎,大葱不要打太碎;牛肉馅打入鸡蛋、放姜碎、大葱,加入生抽,黑胡椒,适量盐调好味;最后加入香油,沿一个方向搅拌,可以加入少量水,一直搅拌到肉有粘性即可。

▲配方2:牛肉洋葱

牛肉剁馅,姜葱切末;把姜葱沫放入油中小火煎香捞出放碗里;放入牛肉馅一起,拌入少许十三香,料酒,盐,鸡精,生抽,拌匀。

▲配方3:牛肉芹菜

牛肉剁馅,加点水朝一个方向搅拌;在牛肉馅里放入葱姜末、胡椒粉、精盐、酱油、味精、色拉油,少许的香油待用;芹菜用水焯一下,切成芹菜末放入牛肉馅中拌匀。

▲配方4:牛肉莲藕

牛肉剁馅,莲藕剁碎,葱姜剁碎;所有食材混合一起,放入油、盐、酱油、花椒水,顺时针搅拌成泥状。

▲配方5:牛肉土豆

牛肉剁馅,蒜苗取三根切碎(不喜欢蒜苗味或者胃不好的人可以将蒜苗换成葱),土豆切片,放入蒸锅,蒸熟(大概十五分钟),捣成土豆泥;锅内热油,放入牛肉炒干水分,依次放入生姜,老抽,盐,花椒粉,鸡精,饺子粉,翻炒均匀后,加入蒜苗,土豆泥,继续翻炒均匀,将炒好的馅料装盘即可。

▲配方6:牛肉香菇馅

牛肉剁馅,葱姜切末;牛肉馅里加葱姜沫,生抽,1个鸡蛋,十三香,香油,注意不要太稀,感觉比较顺滑就行;香菇洗净,煮水准备烫香菇,先烫香菇腿,水开了后再放香菇,开两遍左右捞出放凉然后挤水,可以用纱布裹着挤;挤完水分的香菇剁碎放到肉馅里,加两大勺面酱,两小勺盐,然后放少量香油拌匀。

▲配方7:牛肉萝卜馅

牛肉剁馅,樱桃萝卜去皮后擦成细丝;起锅煮水,水开后,放入擦好的萝卜丝焯2分钟,焯好后,过凉水拨凉,再挤去水份备用;牛肉馅加葱花,油,顺时针搅拌,放放置3分钟,加入挤去水分的萝卜丝,加盐,味精拌匀。

▲配方8:牛肉九菜馅

九菜洗净沥干水分再切碎,可以撒一些盐杀杀水,口味重的也可以不用;牛肉选瘦的先切成小块,然后慢慢剁碎;先后放入胡椒面,辣椒面,盐,葱姜蒜,一颗鸡蛋和少量核桃油;搅拌均匀,盐要少放,牛肉九菜吃的就是一个“鲜”字。

不管南方人北方人,现在以包子做早餐已经不足为奇,包子不仅是填饱肚子的好东西,而且松松软软的特别好吃,但是总是担心外面买的不干净,那不如自己在家动手做吧!有人或许会觉得做包子比较麻烦而且很难做出好吃的包子,接下来小编教大家怎么做出松松软软的包子。

1、融化发酵粉的时候加白糖1-2勺就行,是因为白糖是发酵粉最喜欢的“食物”,可以让面团更好地发酵。

2、融化发酵粉的的水最好是温水不超过40度,否则会将酵母烫死失去活性,这样面团是绝对发不起来的。

3、和面的时候如果觉得粘手,倒入玉米油就不会粘了,面团太干,蒸出来的包子会比较的硬。

4、包好的包子要盖继续饧发20-30分钟,因为擀皮的时候释放了一部分面团里的空气,继续饧发可以让包子发的更均匀饱满。

5、水开后大火蒸包子。蒸好后不要马上揭盖子,因为包子瞬间从热到冷,会收缩。很多人喜欢用开水或者是热水来蒸馒头,以为这样开得快。其实这并不科学。因为生冷的馒头突然遇到热气,表面粘结,容易使馒头夹生。正确的方法应是在锅内加冷水,放入馒头后,再加热升温,可使馒头均匀受热,松软可口。当然我们要想自己动手自家做包子,当然离不开一些做包子的专用工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款非常不错的实用小工具。

和面也是个技术活,一般都是直接在砧板上和,但是这样子清新起来也费劲,这款和面袋进口食品级硅胶,无毒无害,环保抗菌,良好不粘,高弹性,抗老化,可以用来混合或绞碎食料,密封存储,更好的保证你的健康卫生。让你的手不再粘到面粉,远离难洗的情况,让你的厨房不再凌乱不堪,而且不再需要搅拌面杆或者筷子,简单方便轻松省力!

直接将馒头放在蒸笼上面的话很容易发生粘皮,所以一定要在蒸笼上面铺一个蒸笼垫,这款蒸笼垫采用的食品级硅胶材质,无毒无味,免刷油不沾,家里面常备一个,蒸馒头,蒸水饺什么都适用。

包包子跟包水饺一样,要么不包,一包总是能够包很多,一次性也吃不完,那么就要放冰箱里面去冷冻了,但是直接拿塑料袋包起来吧,这样子包子会被挤压变形,塑料袋也不卫生,不如看看这么包子收纳盘吧,可以多盘叠加放置冰箱。选用优质天然竹材,无油漆无涂料,环保更健康,竹制水饺托盘,精致实用好帮手。

做包子,包子皮很关键,要厚薄适宜,这样子蒸出来的包子才能够松软有度,这款创意擀面杖,纯天然实木材质制作,表面光滑不粘,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的手柄,握感舒适,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加之制作时无漆无蜡,环保干净。相信带给您方便的同时,也让你吃的更安心!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2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