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商标注册分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4:31:09
字号:

农庄商标主要会涉及餐饮、娱乐等行业。建议关注以下商标类别:

农庄商标注册分类

29类:腌腊制品、鱼翅、鱼制食品、食用油等;

30类:调味品、糕点、方便食品等;

31类:新鲜水果、蔬菜、活动物等;

32类:饮料、果汁、矿泉水、啤酒等;

33类:白酒、红酒、葡萄酒、白兰地等含酒精饮品等;

35类:饭店商业管理、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等;

40类:食品加工、剥制加工等;

43类:餐饮、餐馆、酒店、住宿等;

44类:农业、园艺服务、营养与饮食指导、保健等。

中国为世界栽培植物重要起源地之一。起源于中国的农作物有粟、稷(黍子)、水稻、荞麦;豆类有大豆、毛黄豆;蔬菜有白菜、萝卜;果树有桃、杏、李、梨、柑桔、荔枝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现今许多的农作物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最早从野生植物中经过不断的栽培而成的。根据现在考古的发现,我国早在新石器的早期,就已经开始种植了粟、稻。

粟:现在我们称之为谷子,脱壳后叫小米。是由一种野生的狗尾草培育而成。粟耐旱能力强,自生能力也很强,是黄河流域黄土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炭化了的粟粒和粟壳。说明距今五、六千年前粟已经在我国北方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稻:一般称作水稻,是从野生的稻经过人工栽培而成。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由稻谷、稻壳、稻杆、稻叶的混合堆积,平均厚度约四、五十厘米。这是世界上迄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

在江淮、江汉地区,太湖和云南滇池周围,广东剑门、海门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籼稻、粳稻粒。说明那个时期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原始居民,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

麻:其籽可食,是我国古代"五谷"之一。但是,麻在我国主要是用其纤维来纺线织布。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保留有麻布的痕迹,说明我国种植麻的历史也很悠久。到了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作物的品种开始明显增加,粮食作物主要有:粟、稻、稷(俗称糜子)、麦、菽(大豆)等,基本上具备了后世的主要粮食作物。

高粱:其生长不择地,耐干旱,它的秸杆很高,可以做燃柴,也可以作为农村的建筑材料和制造工具的原料,高粱米还可以酿酒。因此也很早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在山西万全荆村、河南郑州大河庄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曾发现高粱的痕迹。在河北石家庄市庄村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两堆高粱(已经炭化)。

扩展资料:

先秦重要粮食作物有粟、黍、稻、大小麦、大豆,还有大麻和菰(米)等。大抵北方以种粟黍为主,南方以种稻为主。战国时期,适应休闲制向连作制的过渡,大豆一度和粟并列为主要粮食。汉以后大豆向副食方向发展,大麻和菰逐步退出粮食行列。

末期,小麦先在西北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种植,以后传入中原,随着连作倒茬和农田灌溉与保墒耕作技术的发展,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但粟在长时期内仍是最主要的粮食。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还提到豌豆和胡豆。三国时的《广雅》首次提到籼稻,这一时期水稻的主要种植类籼,粳。

唐、宋经济重心移至江南,水稻生产迅速发展。至宋代水稻跃居粮作之首,麦作也进一步发展,稻、麦取代了粟、稻的传统地位而延续至今。原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的高粱,宋、元时期传到黄河流域,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明、清时代,原产美洲大陆的玉米、甘薯、马铃薯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

中国古代衣被原料是大麻、苎麻、葛藤纤维、蚕丝和皮毛。棉花至迟在汉代已有种植,但长期局限于西北、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区,唐、宋以后从华南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元、明两代迅速推广,终于取得了主要衣被原料的地位。

在其他经济作物与经济林木中,首推茶、漆和甘蔗,明代从美洲大陆传入的花生、烟草也迅速成为重要经济作物。此外,中国古代还栽培种类繁多的蔬菜和果树。

百度百科-中国传统农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2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