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指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
观点一:主要背景:
尽管我们的“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观点二:城镇和乡村的收入差距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06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587元,二者比例为3.28:1(2005年为3.22: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
观点三:户籍制度
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观点四: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观点五:金融问题
金融体制对农业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的支持相对来讲严重不足
1、农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特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而农业是第一产业,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包含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副业,从事农业生产与气候息息相关,我国早在上古实带就诞生了农耕文明。
2、农村
农村就是指从事农业生产者所聚居的地方,相对于城市和城镇来说,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更差,但自然景观更好,并且生活节奏更慢,生活压力更小。今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3、农民
农民就是指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这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素质较低,并且负担较重。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