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莲雾在海南很多,一般比较集中的是文昌和琼海一带,价格实惠,而且水分挺充足嘀!
现在已经不是莲雾的季节咯,大概是6-7月份呢!
亲~~请放心吧,在海南随吃都可以吃到任何水果,尤其是热带水果那更是琳琅满目呀!
有什么需要了解的,请随时呼叫晴天哦!晴天常年就在侠客网驻足哟~~O(∩_∩)O
怎么农村水果烂地里没人买,而城市水果却高价买不到?
很多人对陕西的印象是西北、干旱、缺水、黄土高坡,没错,陕西北部是有一部分这样的地方,但,陕西关中、陕南水资源丰富,水果也是琳琅满目不计其数。。。
作为一名陕西人,负责人地告诉大家,不论规模、数量,还是产量、品牌,陕西水果都稳居全国第一(官方数据)。WHat?不是海南也不是新疆也不是山东,是陕西?没错!就是陕西!
陕西最有名的水果有苹果、猕猴桃、石榴、葡萄、梨等。其中陕西苹果产量占全国1/4和世界的1/7,苹果汁产量占世界1/3,猕猴桃产量占世界1/3。
下面说一下我爱吃的陕西本地水果
石榴,我爱吃的水果第一名,西安最有名的是临潼石榴,“临潼石榴是陕西一大特产。它集全国石榴之优,素以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软鲜美,籽肥渣少,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名居全国五大名榴之冠,被列为果中珍品,历来是封建皇帝的贡品,享誉九州,驰名海外”,引号里来自百度百科,临潼石榴籽红宝石一样,晶莹剔透,酸甜可口,很多人嫌剥石榴麻烦,其实我觉得是吃的太少,吃的多了经验多了,自然就吃的快,像我,十几分钟可以吃掉两大个,西安的市花是石榴,前几年世园会还有个吉祥物叫长安花,其实我们都叫它石榴娃,我们对石榴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草莓,从1月份开始就能开始吃草莓了,天寒地冻的时候正是草莓上市的时候,基本上快过年前,第一批草莓就要熟了,西安的郊区有非常多浙江尤其温州人开的草莓园,还有很多草莓基地,他们是大棚种草莓,很多人已经干了几十年,我最爱吃奶油草莓,纯甜的,还有巧克力草莓,酸甜的,草莓香味很重,放到后备箱车里都是清甜的草莓味,泡着温泉吃草莓简直不要太舒服!!!话说草莓一直可以吃到5月初,我们经常去郊区采摘,小朋友特别喜欢。
猕猴桃,本地有个品种叫徐香,偏甜,软糯清爽的口感,老少皆宜,大家都很喜欢,恰好我同事家种植徐香,我们每次到季节都要买好几箱回家吃。还有一种野生猕猴桃,大枣那么大,完全是原生的口感,猕猴桃味道很重,我很喜欢,当地人都是从秦岭等山上采的,自己提着挎蓝卖,量小所以比较难买,但遇到了我都会买很多来吃。
樱桃,西安白鹿原有个地方叫樱桃谷,那里一个村都是种樱桃的,每年到5月左右樱桃熟的时候,村边的路上车满为患,都是去采摘樱桃的,我们平常吃的是一种叫红灯的品种,还有一种叫黄灯,都很甜,果子也大,然而樱桃季节比较短,一个月就下市了。
枇杷,枇杷在很多地方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水果,然而在陕西,只要到季节了就会有很多,尤其陕南,汉中、商洛,满大街都有卖的,枇杷生津止渴,对嗓子也很好,我们还用枇杷煮水喝
葡萄,葡萄其实有很多品种都很好吃,比较有名的是户太八号,户县是陕西产葡萄最有名的地方,其他还有巨峰,比较古老的品种黑葡萄等,很多家住一楼的也会搭葡萄架自己种葡萄,我们家就种着,夏天吃不完还自酿葡萄酒,也是很美味呢
梨,不是普通的鸭梨之类的,最好吃的是延安黄陵的翡翠梨,其实我平时是不爱吃梨的,写个翡翠梨除外,翡翠梨偏绿色,水甜汁多,细腻无渣,真的一点不夸张。
大荔冬枣很有名,脆脆甜甜,不会泡药水之类
大荔西瓜,夏天吃的基本都是大荔瓜
富平柿子、柿饼,主席家乡特产,甜蜜蜜
还有渭北苹果、商洛核桃、镇安板栗等(坚果没干我们也算水果),我认为也是我吃过全国的水果里最好吃的
陕西的水果关键是又好吃又便宜,像樱桃,大量上市的时候5快钱一斤,草莓5到8块一斤,苹果一块多钱一斤,西瓜几毛钱一斤,一年四季都能吃,都不带重样的,还不算香蕉菠萝火龙果荔枝等南方来的水果
想起来以前在北京上学,想吃苹果,超市特价卖9.8元一斤,买上两个就十几块钱了。石榴都是按个卖,买回来且酸涩难入口。樱桃更是要八十元的天价,对于学生党我也只能攒下口水五一回家吃到饱。
婆婆是山西人,山西可能是土壤的原因,自产水果不太多,除了山楂很有名就没别的水果特产了。从前她非常不爱吃猕猴桃,觉得没有味,而且经常表皮看着是好的,剥开已经坏了。来到陕西吃了徐香猕猴桃惊为天人,说怎么能有这么好吃的猕猴桃,这才知道山西运过去的都是硬的猕猴桃捂熟的,有的可能还用了化学成分,哪有陕西本地自然熟成的水果好吃。
值的一提的是,因为苹果吃的太多,我已经有点吃伤了,偶尔吃点还行,但决不会经常吃了。现在让我去买水果,我一般最不会买的就是苹果了,再好的东西吃太多也会腻,说的就是我这种人。。。
可能我就是被其他好吃的陕西水果惯坏的 ?♀?
最近,新闻出现了农村很多水果生产过剩烂在地里,但是城市很多水果店却在高价销售进口水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的水果到底怎么了?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深思,湖北襄阳市的瓜农,几万斤西瓜无人购买,瓜农说,到时候如果再没人要,就只能烂地里或者扔鱼塘喂鱼。另一方面,有一个现象开始在城市中出现,这就是原先在各个小区摆摊销售的水果摊开始集体进化了,各种XX水果、XX果园、XX果鲜的连锁品牌抢占城市的各个角落,一时间水果店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各大城市引爆,水果店尤其是连锁水果店正势如破竹的抢滩各大市场,其拓展速度连很多便利店都望尘莫及。而各家水果店中的品种更是琳琅满目,泰国的榴莲,菲律宾的香蕉,美国的蛇果,澳大利亚牛油果,国内的红富士、脐橙、车厘子更是数不胜数,仿佛水果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都最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水果店如此星罗棋布,密集发展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是会经常看到水果生产过剩,甚至烂到地里的新闻呢?那又为什么国产水果卖不掉,进口水果却又高价抢购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水果经济学。
一、为什么国产的水果总是过剩?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朋友开始接受了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大鱼大肉,多吃低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水果的生活方式,一时间我们水果的需求开始突飞猛进。在这样大需求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农民也发现了,相比于种植传统的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还不如种植香蕉、西瓜、苹果等水果类经济作物,所以水果种植在国内也可谓是遍地开花。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水果却经常成为农民的伤心果,很多地方前脚刚刚宣布某一种水果大丰收,后脚就会立马爆出水果产能过剩,甚至无人收购,乃至于烂在地里的情况。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总觉得有些心痛不已,到底是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呢?我研究了水果产业的发展,发现了水果产业的问题,我们的经济作物都是多年以来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农业实验所优选的产品,所以一般的粮食作物都能够储存很长的时间,比如说大米、小麦丰收脱水之后可以在粮仓中存储多年也不会腐败变质,但是水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水果顾名思义,是富含水分的果品,水果的种类虽然五花八门但是有一个特点是很明确的这就是远短于粮食作物的保质期。
一般情况下,像苹果在完好无损,并且拥有良好仓储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保存最长6个月,香蕉的保质期一般冷库保存也很少有超过一个月的,像普通的樱桃甚至是当天采摘,第三条就有可能腐败变质。所以,大多数水果的保质期都不长就成为了水果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
我们在水果店中看到的高价国产水果,除了品种特别优良的之外,大部分的高价水果的高价秘诀就在于一个反季节或者尝鲜上面。举例来说,正常的草莓上市时间是4、5月份,如果春节销售的草莓十有八九就是大棚栽培的,这样的草莓很容易卖的高价,但是一旦草莓大批量上市的时候,不仅价格很难卖上去,甚至在某些时候草莓的供给超过了城市的草莓消费量,从而产生了相对过剩的现象,一旦相对过剩产生了,像草莓这种运输难度大的水果,就极易导致积压,一旦积压无法卖出去,烂在地里就成为了大概率事件。
而中国的农村生产有一个很大的特别就是缺乏足够的规划和协调,往往是这家今年种什么获得了高收益,下一年就全村甚至全乡一窝蜂的去种植,结果光顾着种植了,没有注意到市场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对于某一种水果的消费量是有限的,结果大量的水果批量的上市自然就导致了相互倾轧,不仅价格极低,甚至超过了市场的消化能力,结果就是生产过剩,谷贱伤农,这就是缺乏规划的结果。果农如果要种植水果,一定要考虑的是对于水果种植其实有一种规律,这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多我新。怎么解释呢?如果所有人都不生产这种水果,你去率先种植,往往会获得先发的收益,如果大家都在种植你能有更好的品质或者新品种往往也能赚到更多的钱,然而当种植已经泛滥的时候或者大家都扎堆种植了,恐怕就要考虑换一种水果了,因为谷贱伤农怕是大概率事件了。
二、为什么同种水果进口往往卖高价?
刚刚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国产水果总是过剩,那么我们还需要解释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同种水果进口的总是高价呢?我一直对于香蕉这种水果情有独钟,我在多年购买香蕉的过程中发现,同样是香蕉,海南的香蕉和菲律宾的香蕉价格就差距很大,往往海南香蕉无论是个头还是品相都不差于菲律宾香蕉,但是价格却总是差着一大截。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从经济学分析,一件产品的价格是怎么组成的,除了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之外,往往还有着很大的成本因素,就从水果最大的成本之一运输来说,进口的水果在大多数时候都比国产水果运输成本要高,所以即使两者之间的原产地价格相近,进口水果的价格也要高于国产水果。再加上,进口的水果为了能够卖出高价,往往也都会挑选相对比较精良的水果,所以品相可能会比量产的国产水果更好一些。但是,这些都不是关键性问题,我觉得进口水果的高价往往受到心理因素影响,这才是影响水果价格的关键。
是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受到多年观念的影响,我们总有一种国外产品品质比国内高,国外产品的标准比国内严格的心态,所以一听到水果是进口的立马就愿意为其支付高价。以至于有些不法的商贩,会采用找国产水果中长得好看的水果,精心包装,改头换面,用李鬼冒充李逵的做法来滥竽充数,就是利用消费者这种媚外心理的做法。其实,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比国内圆,外国的水果也真不一定就比国内好,只是我们的心理有问题。
二是礼品需求推高了进口水果的价格。当然,在购物中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就是送礼需求,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而送礼更是讲究一个面子。所以,在准备礼物的时候往往有个原则,那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在现在送健康风潮的影响下,选择水果作为礼物往往是很多人的想法,但是怎么体现出自己送的东西的面子呢?那些包装精美,还有着各种外门字母装饰的进口水果,就代表着所谓高端的形象,让不少人觉得买了这个水果送人倍有面子,从而进一步推高了水果的价格。
我认为,以中国的丰富地理环境,大多数海外水果都能够在中国找到可以培育的地方,种植的难度其实并不大,问题就在于国产的水果往往不懂得包装,不懂得宣传,这么多年除了褚橙以外,大多数的水果都不太会营销和宣传,最终让进口水果抢占了市场。
水果作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如何能够发挥水果经济学的优势,真正让水果成为服务中国消费者,又造福中国农民的真正经济作物,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
经济视角观天下 ?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 ID:jianghan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