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高州好吃
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的高州区是一个以美食闻名的地方。此地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地方美食。高州菜是广东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鲜、嫩、滑、爽、香而著名。高州菜重视原汁原味,讲究烹调技法和口味调配的科学性,鲜味浓郁,清淡宜人。走进高州区,你一定会被这里的美食吸引住,拥有一个食指大动的美食之旅。
高州的小食也是不容错过。人们一提高州小食就会想到叉烧酥、豆腐花、鸡骨头等,这些小食在高州可谓是四处可见。其中的叉烧酥,入口即化,香甜可口,是来到高州区的游客必吃的小食之一。在街头巷尾,小贩们推着小车路边摆摊,来一对豆腐花作为早餐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位于高州大坡和荷花山的松柏林自然保护区是茂名市著名的旅游景区,也是高州美食最佳体验之处。这里的山珍海味、野生蔬菜、竹筒饭等美食口感独特,让人回味无穷。风景宜人的自然环境,再加上这里的美食享用,一定会为你的旅行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茂名高州,不仅风景如画,美食更是一绝。这里的的美食,满足了人们味蕾的需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前来驻足品尝。茂名高州,值得你来一次美食之旅。
猪价反弹41%,蔬菜也涨得不靠谱,蛋价起飞,到底咋了?
“青菜价格一个晚上翻了一倍,昨天还是每斤2元,今天变成4元了”“一斤菠菜要卖15元”“猪肉也在涨价”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上海市民发现菜价有波动,而且全国各地都出现类似情况。有自媒体将此解读为“这是物资短缺的信号”。这是真的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查证发现,蔬菜价格上涨不假,但与“物资短缺”关系不大。
菜价为何涨?
全国蔬菜价格变化,主要与近期全国多地降温降雨有关。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表示,进入9月后,寒潮和持续降雨天气对全国主要蔬菜产区造成一定影响,蔬菜供需偏紧,秋冬季蔬菜价格创下历年来新高。
按照往年采收情况,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但随着各地地产蔬菜和南方产地蔬菜批量上市,加上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小幅下行趋势。
但今年9月下旬以来,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并迅速降温,导致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
上海部分农产品批发商也表示,本轮蔬菜价格上涨与“南北衔接断档”有关。以菠菜为例,本来这段时间供应上海的菠菜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山东聊城。但当地菠菜基地受淹,使得批发商转从其他产区寻找供应商,从而提高了价格。
菜价什么时候跌?
受天气和供求变化影响,菜价涨跌是常态。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公开信息,目前南方产区的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能按期上市,这将推动菜价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只是在短期内,部分蔬菜品种可能还会上涨,但大趋势是回落。
就上海地区的蔬菜供应看,根据往年规律,从9月底开始,上海客菜供应将从北方产区逐步转移到南方产区,今年北方产区提前收尾,才导致菜价上涨。
不过,客菜和本地菜的供应量都在提升。
光明食品集团下属西郊国际、江桥市场、江杨市场等三大一级批发市场反馈称,经梳理排摸,目前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本市主要蔬菜供应的南方产地菜源均有保障。同时,三大批发市场正加大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组织辣椒、娃娃菜、豆类等花色蔬菜,从山东、河北、内蒙等地组织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从云南和福建等地组织西葫芦、笋类、绿叶菜等蔬菜,丰富近期的蔬菜市场供应。
地产蔬菜的供应也将增加。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表示,9月以来,天气逐渐转凉,有利于地产蔬菜生长。秋冬是最适合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生长的季节,产量高,品质好。
物资缺不缺?
官方统计还显示,菜价变化与天气变化和不同产区产期衔接有关,但这并不代表物资短缺。
首先,目前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并非年内最高。10月22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4.92,“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是127.66,“粮油产品价格指数”是108.6,环比前一天均略有上升。但如果放在全年看,以上指数并未处在最高位,最高位出现在今年2月,该指数在今年1月和3月也均高于目前水平。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是综合测度和全面反映我国农产品批发环节价格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的指数体系。该指数基于全国200余家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各类农产品价格数据,重点体现鲜活农产品、粮油产品在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平。
其次,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在涨价。记者查询了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最近7日(10月15日至10月23日)主副产品价格,其中蔬菜价格整体上涨幅度较大,肉类和禽蛋呈小幅上涨,但水产品、水果和油价均保持稳定。
其次,各种主副食品生产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表示,全年粮食有望高位增产。其中,夏粮量质并增,产量2916亿斤、增加59.3亿斤。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提高1.5个百分点。早稻实现增产,产量560亿斤、增加14.5亿斤,连续两年增产。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已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菜篮子”产品也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市场稳定。其中,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牛羊和家禽平稳发展,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4%,牛奶产量同比增加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8%。蔬菜水果量足价稳,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水果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小幅回落。
最近一段时间,细心的朋友一定都感觉到,猪肉涨了,一斤涨了好几块,蔬菜也涨得不靠谱,有点买不下手,看来这个冬天真的有点不好过了,下面带大家一起看看啥情况。
01、生猪价格反弹41%
近期的猪价走势有点诡异,中秋、国庆期间猪价猪价连连下跌,于10月5日创出年内低点5.19元/斤,之后便出现震荡上行,近日更有加速上涨的势头,截止10月24日,短短的19天时间,猪价上涨到7.34元/斤,每斤上涨2.15元,涨幅为41.4%。
10月24日,全国生猪价格又是一片大涨,其中华北地区涨幅巨大,北京、天津、山西3省市每斤猪价大涨1元,主流价7.3-8.2元/斤,河北省大涨0.9元,主流价7.0-8.2元/斤;山东省上涨0.8元,主流价7.1-8.2元/斤;广西上涨0.8元,7.8-8.0元/斤;其他省份上涨0.1-0.7元不等,虽然目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7.34元/斤,但是已经有17个省市猪价突破了8.0元/斤
在猪价大涨的带动下,猪肉价格也“飞”了起来,在10月上旬之前,全国猪肉主流价格在8-12元/斤之间,部分较高地区在12-15元/斤,低的地方猪肉7-10元/斤,自从这波生猪涨价之后,猪肉价格平均上涨了3-5元,主流价格已经跃升到10-15元/之间,个别肉价高的地方出现18、19元一斤的猪肉。黑龙江绥棱本地猪肉价格由前几天的每斤7元涨到了11元,一斤涨了4块钱。
导致这波猪价、肉价上涨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一是生猪供给由于节前抛售透支,导致节后供给偏紧,有个杀猪卖肉的朋友讲现在抓猪不好抓。二是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对猪肉消费有所推动。三是猪肉消费旺季到来,对猪价、肉价构成利好。
02、蔬菜价格普遍上涨
最近蔬菜价格也涨得比较厉害,据农业农村部10月22日监测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5.68元/公斤,比前一天上涨2.7%,其中涨幅较大的洋白菜、青椒、豆角的涨幅分别为9.6%、6.1%、5.3%。央广网报道,西兰花8元/斤,菠菜15元/斤,菲菜花高达18元一斤,比肉价还贵。
在黑龙江绥棱本地,一个18线小县城,近日蔬菜价格也是涨得不像话,旱黄瓜7元/斤,水黄瓜6元/斤,豆角7元/斤,茄子4元/斤,大葱也涨到了2元/斤。昨天有网友报料,某地菠菜价格高达24元一斤,7两多菠菜18块钱,真的有点不象话了。北京某超市蔬菜价格也涨幅较大,部分品种甚至翻倍,黄瓜7.9元/斤,油麦菜9.5元/斤
面对当前的蔬菜价格,很多居民在超市到处看,就是买不下手,或者转了一圈之后,只能买一些土豆、白菜、豆芽等价格相对稳定的低价蔬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呢?这也许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据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四个因素:
一是季节性因素。目前正是深秋季节,蔬菜供应进入偏紧季季,目前蔬菜主要来源主要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或企业,而北方地区乡村露地栽培蔬菜已经束生产,供给上有所下降。
二是天气因素。最近一段时间,山东等一些蔬菜产区降水偏多,再加上北方地区大幅降温,雨雪较多,对蔬菜生产带来影响,给菜价带来波动。
三是运费上涨因素。一方面由于成品油价格连续大涨,多地95号汽油超过了8元/升大关,部分地区零号柴油已经突破7元/升,导致蔬菜运输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受近期陕甘宁等地疫情影响,对蔬菜运输也有一些影响,导致局地菜价上涨。
四是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2021年初以来,化肥价格大涨,柴油、农药等也持续上涨,导致蔬菜生产成本比往年有所上升,也推升了蔬菜价格。
03、鸡蛋价格再度破5
最后简单说一下鸡蛋价格,最近两周,蛋价又来一波震荡上涨的走势,各地鸡蛋主流批发价格已经涨到4.5-4.9元/斤,北京大洋路、广州、青岛、常德等部分地区蛋价批发价格再次来到了5元以上,各地零售价已全面突破5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