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加农业是让农产品出村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3:02:36
字号:

2018年7月2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解读。

互联网加农业是让农产品出村吗?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等“互联网+”的11个重点行动。

屈冬玉介绍,“互联网+农业”本身就是“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要素互联,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我们不断优化‘互联网+’发展环境,促进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化,促进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屈冬玉介绍,2017年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已累计支持了756个县,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了1.25万亿元,农产品电商正迈向3000亿元大关,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

随着信息资源在农村共享开放不断深化,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农村的价值开始显现。

“农业农村大数据是海量的,我们要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提供权威的政务信息服务,提供管用的商务信息服务。”屈冬玉透露,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全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基础数据、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四大平台,逐步实现用数据管理服务、引导产销。

此外,近三年来,农业农村部还对农民应用手机进行了培训,让手机不仅仅成为农民的生活资料,更成为一个重要生产资料,成为农民的“新农具”。

“现在,传统的电商通过互联网把大量的工业品、消费品输送到农村,对活跃农村的物质供应,生活方便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农民把优质合格的、有特色的农产品卖到城市来,就是所谓的农产品上行。”屈冬玉说。

屈冬玉指出,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互联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手段。我们要配合农产品“出村”工程,来帮助贫困地区和其他有特色地区的农产品和亿万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不仅要对接中国的大市场,还要对接国际大市场。

为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业农村部日前举办了2018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首场对接活动现场签约超过54亿元,总采购额达到127亿元。“‘互联网+农业’首先是农业的数字化,要在产前、产中、产后、产地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屈冬玉说,同时要抓农业的能力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农业的管理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

唐珂介绍,为缩小城乡的数字鸿沟,农业农村部在总结12316三农信息服务热线经验基础上,实施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到目前为止,已经在18个省开展整省推进,成为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突破口,“农业农村部将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确保到2020年覆盖全国80%以上的行政村”。

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

灵山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所辖的一个县。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至今,现属钦州市。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距广州市500公里。全县辖18个镇,行政区域面积3558平方公里,总人口141万,为广西第三人口大县,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北临横县、邕宁县,南接合浦县,东邻浦北县,西连钦南、钦北区。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灵山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河流纵横,山川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千年古荔,有省级名胜风景、国家3A级景区——六峰山,还有广西保存最完好的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的明清建筑群落——大芦民俗风情村。

行政区划

灵山县辖18个镇:灵城镇、新圩镇、丰塘镇、平山镇、石塘镇、佛子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

地理地貌

县内以丘陵、平原为主,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67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49毫米,利于农作物生产。

政治经济

灵山县商贸、饮食、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断扩大。市政公用设施、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等倍受重视,发展迅速。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灵山县致力于发挥资源、政策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正日渐成为投资、合作的热点。是全国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和西部百强县,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2005年县城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称号。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78.3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在第六届“中国西部百强县”评比中,该县再次入选。荣获了“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县”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灵山县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享受国家给予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的特殊政策。

旅游资源

话说灵山旅游

灵山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具有蒙古大人种特征的“灵山人”就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开始设县,初名南宾;唐贞观十年(636年),改称灵山县。自古以来,灵山县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此,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欣然题词盛赞:“灵山秀水,水秀灵山”。

旅游概况

灵山四季如春,风光旖旎。青山秀水之间,风景名胜星罗棋布,仅县城和城郊,就有自治区级管理的六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和一同列入滨海旅游的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以及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有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海岩摩崖石刻和原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鞍山“灵山人”遗址。

民俗风情

灵山的岭头调广为民间流传,有独特的传统唱本,唱调以跳灯、三师、跳大红、四师为主,用灵山话和官话演唱,没有乐器配衬,只是用长鼓、大锣配衬,主要唱法是唱一次上下句过一次锣鼓。

灵山县烟墩镇有“击鼓迎春”的风俗。春节期间,那深厚洪亮、极具震撼力的大鼓声如春雷阵阵——响彻云霄!烟墩镇现存最高的大鼓,有近3米之高,击鼓人要站在两层板凳之上,才能敲打到鼓面;最大的鼓鼓面直径达1.8米,重达350多公斤,要七八条大汉才能抬得动它。最古老的是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制造;这些“鼓中之王”,擂动时发出排山倒海般巨响,将“烟墩大鼓”的独步天下的气势发挥到极致。每年春节期间,烟墩镇都要举行大鼓比赛:数十乃至上百面大鼓列阵以待,一齐擂响,鼓声轰然震天动地,势如万马奔腾,极其壮观,上万名群众欢呼雀跃,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中如痴如醉

大鼓,以及用来伴奏的铜锣、铜钹,是烟墩人崇敬的圣物。在过去,大鼓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打,其他时候和场合是万万不能随便打的,否则被视之为大逆不道,要受严厉惩罚的。这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神秘莫测的打鼓规矩,越发增加人们对烟墩大鼓的好奇。

烟墩大鼓及其大鼓风俗文化的又一奇特之处,就是它们仅仅存在于灵山县烟墩镇范围内。与烟墩镇相邻的灵山、横县的几个乡镇,都没有这一风俗。没有人能解释这一民俗现象,也没有任何文献记载过这一地域习俗。正因为如此,独特威武的大鼓,赋予了家乡人阳刚勇武的性格和特质,鼓声一响,大家便精神抖擞,不分老少赤膊上阵,人换鼓不停。这也是烟墩大鼓特别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

古老的风俗,总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向前发展的。灵山县十分重视发扬光大“烟墩大鼓”这一传统民俗,推陈出新,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现在,烟墩大鼓除了用于传统的春节喜庆之外,灵山县还将其应用到大型的文体活动及庆典中:在灵山县举行的钦州市“三运会”开幕式上,烟墩大鼓首次威风亮相,便轰动全场,给各地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开幕式一大亮点。随后,烟墩大鼓又“现身”中央电视台,其英姿令人啧啧称奇。在电视剧《寒秋》中,烟墩大鼓也“应邀”登场。一时间,烟墩大鼓的威名迅速传播开来:中国北有山西“威风锣鼓”,南有广西“烟墩大鼓”!各地新闻文化旅游界人士闻讯蜂拥而来,慕名一睹烟墩大鼓雄风。

从此,神奇的烟墩大鼓走向了八桂,走向了全国。今后,它还将会走出国门,扬威海外,声震天下!

旅游商品

灵山地处亚热带,盛产荔枝、龙眼、芒果、香蕉、西瓜、桃、李、柑、橙等多种水果,一年四季都有鲜水果上市。灵山现有水果面积115万亩,其中被誉为“中华珍品”、“果中之王”的荔枝是灵山的特产,灵山荔枝品种多,生产期长,从每年五月上旬到七月下旬都有荔枝鲜果上市,其中优质品种主要有三月红、黑叶荔、灵山香荔、桂味、糯米糍等。

旅游设施

灵山地处沿海、沿江、沿边,交通便利,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21.84公里,18个乡镇、389个行政村均通汽车。209国道和20124、20221省道贯通全境,与众多的县道、乡道组成便利的公路运输网络。

旅游景点

六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

六峰山风景区位于灵山县城之内,共有包括六峰山及其一脉承的花石山、凤凰山、翠壁峰,以及六峰公园、环秀公园、环秀桥等。

三海岩

三海岩位于六峰山西侧的灵山中学校园内,它由龟岩、钱岩、月岩三个洞组成,又取沧海桑田三变之意,故名。

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

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位于县城以东14公里处,主要以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灵东水库蓄水而成的灵东湖为中心,有“灵湖茜苑”、“天湖岛”等景点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东8公里处,素以其规模恢宏的古民居建筑群、流传数百年楹联文化及其土特产“三月红”荔枝、“大芦”_柑而享誉四方。

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

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西10公里处,主要由龙武农场和龙武庄建筑群组成。沿鸣珂江北畔的公路往西走,沿路可领略到灵山现代生态农业的气派。

2020年10月,灵山县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推选灵山县作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20年3月,灵山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灵山县榜上有名。

2018年2月,灵山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8年,农业农村部推介灵山县为第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7年12月,灵山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灵山县为2017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5年3月,灵山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1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