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服务“三农”定位
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要求金融业必须要有清晰的科学定位。需要用政治的观念、全局的观念、发展的观念、市场的观念以及实践的观念全面分析。
农信社目前的资产规模已占到全国金融机构的10%以上,已成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三农”贷款存在着自然灾害难以预料、客户小且分散、运营成本高、与地方政府关系很难协调、农村诚信意识不相适应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我国过去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明显不足,再加上管理体制变动频繁和内部管理不善等原因,农村信用社包袱沉重,实力不足,不利于与商业银行竞争农村以外的金融市场,扎根“三农”才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
2、主动扎实做好营销
金融企业严格说是“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的“两头在外”的中介机构,其活力在于营销。
做好营销要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要以客户的需要为出发点,采用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要摒弃“坐柜经商、待客上门”的官商作风,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营销。
3、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原因仍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当前又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加快发展的总取向。寄希望于“先规范了,然后再发展”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思路必须与国家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相一致,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吻合,与客户的需求相匹配。
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要求其他方面的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发展。为了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其他方面的工作就需要把握一个度。尤其是省联社各项政策的选择与出台,要始终坚持围绕有利于县级联社的发展而展开创新和改革,防止脱离实情、急躁冒进、追求形象工程和流于形式。
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起每个基层网点和员工的创业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4、省联社需强化宏观管理
省联社的职能如何把握?笔者认为应当侧重宏观上的管理,主要包括:准确定位掌好舵,市场竞争创环境,合规经营立制度,风险防范建流程,加强党建强班子,以人为本提素质,推进创新增动力,搞好服务强支撑。市级机构应在省联社的授权范围内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细化落实省联社的工作部署。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开户行是什么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农村信用社不属于什么银行。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扩展资料
农村信用社的特点: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百度百科-农村信用合作社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联行号是:402331000007。
银行联行号是一个地区银行的唯一识别标志,用于人民银行所组织的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城市商业银行银行汇票系统、全国支票影像系统(含一些城市的同城票据自动清分系统)等跨区域支付结算业务。
银行联行号由12位组成:3位银行代码+4位城市代码+4位银行编号+1位校验位。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是浙江省内81家县(市、区)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的统称。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在浙江省共有遍布城乡的3885个营业网点、近4万余名员工,服务对象主要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农信联社)根据国务院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部署,于2004年4月组建成立,并根据省政府授权对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履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省农信联社在全省11个地区设立了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