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
经济社会概况
全年全县生产总值33.01亿元,增长10.4%。财政总收入1.558亿元,增长22.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0.82亿元,增长20.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69亿元,增长5.1%。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4亿元,增长2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9亿元,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04亿元,增长9.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5.24万人。
工业经济。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千万元以上企业增加到21家,实现产值9.2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6%,增长43.1%。工业集中区集聚效应显现,“两区一走廊”集聚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37亿元,增长62%。服装鞋帽、烤鳗、工艺品、纺织、电力等五个行业,成为推动规模工业较快增长的重点行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5.72亿元,增长80.8%。水电业持续发展,完成水电建设投资9200万元,新建投产电站7座,新增装机容量4290千瓦;全年共完成发电量4.9亿千瓦时,发电产值9800万元。
旅游商贸业。天门山景区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并被列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千江月休闲农场被列入全省十大乡村游线路;赤壁景区着手申报国家4A级旅游区。全面启动“中国优秀旅游县”创建工作,开展全县旅游资源普查,旅游景区建设不断提升。青云山御温泉酒店实现对外营业;大樟溪休闲度假区部分景区开始对外试营业;樱花泉、慈心园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全年全县游客接待量突破70万人次,创产值1.36亿元,分别增长6.2%、16.2%。
新农村建设。编制《永泰县2006~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完成41个“双百工程村”的规划。有机梅、白云槟榔芋、芙蓉李、白色金针菇等4个标准化生产项目,被列入市级首批16个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项目。11家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1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30万公顷,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达92%,粮食产量达13.17万吨。优化水果品种结构,新种“千年红”油桃、“春蜜一号”水蜜桃等名特优水果233.33公顷,基本形成“李梅为主、名优搭配”的生产新格局。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扩大铁观音、台茶2号等乌龙茶栽植面积100公顷,成为全市种植面积最大、发展最快的茶叶生产县。反季节蔬菜生产形势良好,新建蔬菜基地12个,在高山地区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完成造林面积0.27万公顷。完成建制村通达公路215公里,修复水利设施40处;完成25个行政村通水工程,新建650口农村户用沼气池。完成长庆溪流域山洪灾害防御试点工程建设,农村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稳步推进。撤并了县乡镇企业局,顺利启动县建筑工程公司改制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深化,全面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完成,成立了县信用合作联社。新签丰高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州工艺品有限公司两家外资企业,合同金额达28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达345万美元,增长202.6%;出口总值330万美元,增长63.4%。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568元,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4110元,增长6.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1亿元,增长16.0%。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全县新增就业岗位303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3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16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800人。加大社会救助帮困力度,共下达各类救灾救济款210多万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486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17万人。
社会事业。完成44个二期危改工程项目;投资527.1万元,完成131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县广电局被评为省“村村通”工作先进单位。实施省级科技项目3项、市级项目5项,通过验收3项;推荐一项专利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永泰芙蓉李”获福州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组队参加省第13届运动会,获得14金、2银、7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建成大洋、同安、葛岭3个卫生院门诊楼。乡镇农村药品直配面达100%,村级达95%。
来源:《2007福建年鉴》
1、上半年蔬菜价格可能不变,今年下半年蔬菜的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
蔬菜售卖的旺季,但也是供应的淡季,因此供需矛盾很大,白菜价格预计还会上涨,也就是表明,年前基本上价格很难跌下来。不过像白菜之类的蔬菜可替代性大,如果觉得价格太贵可以选择其他种类的青菜代替食用。而面对蔬菜流通难题,各大保供企业纷纷迎难而上,多渠道调配货源保证仓库备货充足,部分超市还推出几种保价菜,让市民可以买到便宜的蔬菜。因此像白菜等蔬菜价格的波动对于居民的生活影响不大。
2、由于今年蔬菜行情好,不少农户会加大种植面积,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夏季蔬菜调节周期短,今年下半年蔬菜的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而白菜也同样也会是这样。 因此,只能说目前蔬菜的价格提升也是由于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导致,并不是市场调控上涨。所以,大家可安心过个好年,价格回落指日可待
1、玉米 :元旦后,玉米行情迎来了上升的局面,现在有些企业虽然下降了,但下降幅度不太高,整体呈上升状态。行情好的原因是饲料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基层的销售感情很大,不想卖玉米,现在基层的剩馀粮食还有2成,现在年前卖不出去。
2、小麦 :由于玉米价格的上涨,小麦价格率先迎来上涨,很多地方的小麦价格上涨到1.25元,突破1.3元大关的小麦也增加了。由于成本的增加,天气不好的运输成本增加,面粉的价格也在上涨,现在面粉的出货价格也调整了好几天,企业的订单变多了,反而担心下一个行情会发生变化。
3、稻谷 :作为三大主要粮食之一,稻谷当然不会缺席这次的上升,现在稻谷行情稳定上升,中晚稻报价为1.28-1.45元/斤,其价格受质量、水分影响较大。最近的稻谷投入还在继续,每周有100万吨的稻米、60万吨的粳稻,但优质的稻行情还在稳步上升。例如,丰两优的报价已经上升到2.05元每斤,临时储蓄拍卖保持着很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