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综合评价研究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0:13:47
字号:

首先,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冷链物流、物流园区以及冷链物流行业评价方面的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和归纳,这是对冷链物流中心进行可行性综合评价研究的基础。其次,分析冷链物流中心涉及到的多方面因素并选用适当的方法,遵循综合完备性、科学适用性等原则构建了冷链物流中心可行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各个评价值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对可行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标注权重。而后针对实际操作中某些指标不易量化和某些量化指标不易准确收集的现状,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即形成网络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对CY公司冷链物流中心项目进行可行性综合评价的实例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验证了本文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冷链物流综合评价研究方法

冷链物流的行业优缺点

据有关媒体报道,全国每年仅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等食品价值约为7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 这一损失正是由于采用不恰当的运输方式所产生,如能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引入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才可最大限度减少果蔬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增长空间巨大,未来五年内社会投资将新增2000亿元。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服务体系,使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15%、23%。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流通在95%以上。

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掌握三大特点:

1、建设投资大,系统庞大复杂。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2、时效性。要求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3、高成本性。为了确保生鲜果蔬等在流通各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必须安装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或低温仓库,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

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泛指水果、蔬菜、肉类等物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冷链物流需要综合考虑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各个要素,并协调好各要素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生鲜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保值增值。冷链所适用的食品范围包括蔬菜、肉类、水产品、奶制品和速冻食品等。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时机已经成熟,冷链物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新鲜食品的需求,还能够使食物在运输途中尽量减少损失和浪费。虽然说冷链物流拥有众多的优势,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公众认知度低、原有设备的落后等等。我们将对冷链物流行业进行一下“性格”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迅速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随着冷链市场不断扩大,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在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日益红火时,优缺点也显得日益明显。

首先对冷链物流行业的优势进行分析。第一,冷链物流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不会影响到食物的营养和味道,同时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存储期限;第二,冷链物流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不同地域之间的食物输送非常的方便,食物在运送到目的地时仍然很新鲜。第三,冷链物流为食品的安全输送提供了保证,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而冷链物流可以实现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

其次是对冷链物流行业的弱势进行分析。第一,目前我国此行业的标准落实不到位,很多企业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执行,自律性差,行业发展举步维艰。第二,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导致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第三,冷链物流理念推广薄弱,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价格也相对偏高。而人们往往倾向于廉价的违规产品却并不知情,由此也给冷链物流的发展添加了阻碍。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其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建议应该认真的分析此行业的“性格”,明确其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对自如。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69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