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一:杀猪菜
杀猪菜,起源于东北的农村,每年秋收农忙之后,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或过年前把家中的肥猪宰杀,制成各种菜肴,招待乡邻。这就是原始的东北地方杀猪菜。东北人特别喜欢吃杀猪菜。“杀年猪”,一般多在腊八之后杀,故又有“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的民谚。过去乡下一到“腊八”,过年的大幕就徐徐拉
开了:杀年猪、做豆腐、蒸豆包、办年货……十里八村、家家户户,就连清冷的空气中,也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息。
过去,在农村杀年猪是一件大事,无论哪家杀年猪都必定要把亲朋好友请到家里来吃杀猪菜,这种习俗在东北农村至今还保留着。那时,人们没有条件讲究什么配
料、调料,只是把刚杀好的猪肉斩成大块放进锅里,加入水,放上盐,然后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上菜时,一盘肉,一盘酸菜,一盘血肠,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大盆大盆地端上桌来。
美食二:冻果
有冻梨、冻柿子、冻苹果、冻海棠等,品种很多。
每年冬季,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几十斤,甚至成筐,冻在外面。茶余饭后,或亲友来访,吃上几个。冻后的水果因其组织成分发生了变化,故味道独特。冻果中味道 最美的要属冻梨。冻梨外表黝黑,硬如铁蛋,一咬一道白印,不懂冻梨吃法的人还真吃不了它。
吃冻梨要先把它放入凉水中暖,刚入水的梨还会在表皮上结一层厚厚 的冰,但用不多时即可化开变软。化好的梨一咬一口水,酸甜津凉,吃后顿时感到身心为之一爽。特别酒后能吃上个冰梨,既解酒,又助消化。
美食三: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而成。这种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冻硬,吃起来
又酸又甜,还很冰。寒冬腊月里,大街小巷卖冰糖葫芦的摊子插着各式各样的糖葫芦,冰冻的冬天,糖葫芦外脆里嫩,甜酸有度;品种也多,不仅仅是酸楂做的,还有五颜六色的其它的水果做的。
那歌儿是咋唱来着?“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串,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
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气也顺那个心也宽,你就年轻二十年……”是啊!冰糖葫芦是甜的,可甜里裹着的是酸溜溜的,冰糖葫芦是酸的,可酸里面藏着的是甜丝
丝的。正如人生一样,甜里透着酸,酸里透着甜,这就是幸福的滋味儿!
美食四:冰棍
冬季来临,北方气温下降,天寒地冻。在冬季吃一根冰棍早已成为东北人饮食的特色之一。即使在最冷的天,穿着厚厚的棉服,也要吃冻得硬邦邦的冰棍。在街头有两种震撼景观:一种景观是街头玲琅满目的雪糕品种,可以让你尽情选购,室外卖雪糕的人都裹着厚厚的棉衣,瑟瑟发抖地吆喝着。
美食五:铁锅炖鱼
铁锅炖鱼源自黑龙江一带,当地渔民享用着用江水带来的天然馈赠,渔民做饭很简单,就地取材,如江里的水、江里的鱼、加点盐巴和葱花,在柴火上一炖,功夫不大就会香飘四溢,再在铁锅周围贴上玉米饼,饥饿会一扫而空。经过时间的推移,也慢慢形成了倍受欢迎的铁锅炖鱼。
正宗铁锅炖鱼的原材料,要用乌苏里江、黑龙江里的鱼,那里的鱼肉质鲜美、不肥不腻,有着喝江鱼一碗汤,胜过飞禽走兽一箩筐一说,说明鱼汤的鲜美和丰富的
营养。江内鱼种类很多,大马哈鱼、鳇鱼、哲罗鱼、青根鱼等,做成一锅正宗的铁锅炖鱼,味道鲜美,回味无穷,无论天冷还是酷热,都会有不少爱鱼之人品尝这种美味。
美食六:烤地瓜
东北市镇过往行人较多的街上,常可以听到“卖地瓜”的吆喝声。这种买卖民间称为“卖烤地瓜的”,又名烤红薯,冬天比较常见。卖烤地瓜所用的炉子,过去几乎约定俗成地是用圆柱形的大汽油桶做成。地瓜本身就含有很高的糖分,既不用去皮切块,也不用放任何佐料或预备碗筷,只要洗净烤熟就可以吃,所以卖这种熟食只要再有一杆秤就可以开张,甚至连秤都不用,直接按地瓜的大小论价钱。
美食七:粘豆包
由来:早年农民每天都是两餐,天亮早餐,然后下地劳动,而天黑时是晚餐。这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农民来说,两餐间隔太长了。因此,农民们每年初冬时节,用黄米磨成面,做成鸡蛋大小,里面有豆馅的豆包,放在外面冻实,以备开春下地时蒸食,不好消化,抗饿的。
美食八:油炸冰溜子
东北冰雪文化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油炸冰溜子”流传最广。
从前,东北的饭馆挂几个幌很有说道,一般是一到四个幌子。挂一个幌是罗圈小幌,表示只能做民间日常饭食;挂两个幌是能做地方上的各道妙菜;挂三个幌是南北大菜都会做,至于挂四个幌可就了不得了,客人点啥做啥。
传说有一个老汉开了一个饭店,把他的一个侄子找来当跑堂的。老汉的这个侄子对挂几个幌子毫不知 情,有一天趁老汉不在家,把四个幌了都挂了出去。不一会儿,一个看上去足有90多岁,穿得又破又烂的老人走了进来,跑堂的根本没有理会。
老人说:“你们卖不卖饭了?”
跑堂的说:“卖,你能吃得起吗?”
这时,门突然开了,走进来一个穿着皮大氅的富贵人家的公子哥。
跑堂的立刻迎上去,围着人家连连地问:“您吃啥?喝啥?”
公子哥说:“你挂几个幌?”“四个。”“那就是要啥有啥啰?”“当然。”“好,给我来个‘油——炸——冰——溜——子—— !”什么?这跑堂的连听都没听过这道菜,立时傻了眼。
公子哥一见,手一挥,招来几个随从,说:“把幌子和这店堂都给我砸了!”这些人刚要动手,就听有 人大喝了一声:“慢!”大伙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身穿破长衫的老汉。
公子哥问:“你为啥不让砸,难道你会做油炸冰溜子?”“不会做就不敢挂四个幌子。” “这么说,你是这饭店的后台老掌柜的啦?”“正是。”“好!那就上这道菜!”
老汉对愣在一旁的小跑堂的喝道:“还站着干什么?去,给我拿一个盆来!”小跑堂的这时才像如梦初醒,急忙取来一个铜盆递给老汉,老汉接过盆推门走了出 去。这时,外面冰天雪地,饭店的房檐下,一排排的冰溜子,长短不一地挂在那里,这就是北方常见的“冰溜子”,掰下后端到后厨调味、裹面,入滚热的油锅一 炸,就端到了公子哥面前。
这时,饭店掌柜的回来了,小跑堂的把事情前后经过一说,老掌柜心里很是感激,:“快去找那老者!”小跑堂的跑出去,在茫茫的风雪中,那老汉早已不知去向。从此,“油炸冰溜子”这道菜在东北民间流传了下来。
大兴安岭
(Greater Higgnan Mountains )位于祖国的最北边,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得耳布尔、莫尔道噶等十四个林业局。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
大兴安岭地区
位置面积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为邻。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0′至53°33′。面积8.46万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总人口54万人,有24个民族,其中农村人口仅5万多人。
地形气候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 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驻地邮编 地区行政公署驻加格达奇。邮编:165000。行政区划代码:232700。区号:0457。拼音:Daxing'anling Diqu。
行政区划
2005年,辖3个县。
大兴安岭地区 面积467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2003年)。
呼玛县面积1428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165100。县人民政府驻呼玛镇。
塔河县面积14103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165200。县人民政府驻塔河镇。
漠河县面积18367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165300。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
*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呼玛县人口包括加格达奇等4区人口。*
* 以下面积、人口(2001年底),以及区划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网站”*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
呼玛县 人口5.2万人。面积1.43万平方千米。辖2个镇、6个乡,8个居委会、64个村委会: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钠乡、鸥蒲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 人口10万人。面积1.4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3个乡,29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
漠河县 人口8.5万人。面积1.8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个乡,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西林吉镇、兴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
加格达奇区 人口15.5万人。面积0.14万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个乡,6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卫东街道、红旗街道、曙光街道、长虹街道、东山街道、光明街道、加北乡、白桦乡。
松岭区 人口3.5万人。面积1.68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8个居委会,即小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
新林区 人口4.9万人。面积0.87万平方千米。辖7个镇,17个居委会: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
呼中区 人口5.2万人。面积0.9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1个居委会: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
历史沿革
1964年设大兴安岭特区。
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区驻加格达奇。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驻呼玛镇)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驻阿里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尼尔基)划归大兴安岭地区。辖1县、2自治旗。
1979年将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地区辖呼玛县。
1980年9月4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1)设立塔河县,以塔河区和呼玛县的开库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塔河镇。(2)设立漠河县,以阿木尔、图强、古莲3区,呼玛县的漠河、兴安2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西林吉。
(本部分沿革资料摘自地方志) 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时期,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金代,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
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县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
1645年(清顺治二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 1653年(清顺治十年),由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 1662年(康熙元年),由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所辖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岭南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总管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隶属黑龙江将军。 1734年(雍正十二年),岭南划归呼伦城总管统辖。岭东南由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43年(乾隆八年),岭西改由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人按住地分为五路编为佐。阿力河流域为阿力路佐领管辖,呼玛河流域为呼玛尔路佐领管辖,多布库尔河流域为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
1882年(光绪八年),由黑龙江将军兴安城总管管理鄂伦春五路。 1883年(光绪九年),兴安城总管撤裁。鄂伦春阿力路、多布库尔路由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呼玛尔路由瑗珲副都统(亦称黑龙江副都统)管辖。 1884年(光绪十年),布特哈衙门改制为布特哈副都统,总领鄂伦春五路和索伦部。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今大兴安岭地区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 1909年(宣统元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
1912年(民国元年) 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瑗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岭南属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分子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玛设治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改为漠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 1915年(民国四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管辖,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1917年(民国六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 1920年(民国九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 1925年(民国十四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制为呼伦贝尔道,辖岭南地区。 1929年(民国十八年),岭北呼玛县辟设欧浦县。呼玛县、漠河县、欧浦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 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8月12日,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7年2月,岭北三县隶属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于呼玛县。9月呼玛隶于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5月,兴安岭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纳文慕仁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岭南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
1949年4月11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 1951年10月31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领导。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
1965年1月, 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1966年4月20日, 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
1967年11月26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 1979年5月30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198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1年5月14日, 古莲区改设漠河县,塔河区设塔河县。
1982年3月6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1986年1月29日, 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1991年,国务院确定大兴安岭林管局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成立。
备 注
大兴安岭地区面积8.46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黑龙江省内6.66万平方千米,包括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新林区、呼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 1.8万平方千米,包括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有韩家园、十八站 、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东接小兴安岭,西邻呼伦贝尔盟,南濒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岭内海拔300米-700米,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自然资源蕴藏丰富
大兴安岭是仅存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衰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有林地面积646.3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29亿立方米,其中,材林蓄积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5.16%。区内有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地下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有五荒资源1834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400万亩,境内流域面积达710平方公里。
林区经济发展迅猛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35年来,林区人民发扬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1999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多元,形成木材生产能力544万立方米,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0320万立方米,上缴利税33.4亿元。1996年3月,经国家经贸委、计委、体改委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首批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集团公司内有大中型企业21户,资产总值已达88.7亿多元。为加快林区经济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们在巩固营林基础地位,稳定木材生产的同时,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地方工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林产工业正在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已建成企业109户,木材加工能力达到121.6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据材、人造板、地板块、纸浆、卫生筷子等7大类140多个品种。多种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已建成企业701 户,产品达9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煤炭生产能力达100万吨,黄金生产能力10万两,居黑龙江省产金地市的首位。地方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北奇神系列产品、从蓉养身酒、恒友板式家具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乡镇企业连续5年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以无污染、无化肥的绿色产品为原料的中美台资北芪神有限公司、丽雪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马铃薯脱毒种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已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井大踏步向生态农业方向迈.
树木的海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部的著名山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公里-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贮量占全国的一半。
大兴安岭东南坡较陡,西北坡向内蒙古高原和缓倾斜。经过长期侵蚀,山顶浑圆,以海拔2029米的黄岗梁为最高。东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水较多,西北坡却较干旱,成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带北宽南窄,跨纬度7°,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等。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
这里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自古就以出产黄金著称。现在已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使大兴安岭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和森林工业基地。
大兴安岭旅游
春天的兴安岭,满山红杜鹃,山岭沟壑,处处生机;夏日岭上行,林莽又飘香,青翠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和领略极夜美景的理想胜地;秋日兴安,层林尽染,极目远眺,天高云淡。“五花山”的美景伴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着满山遍野串如珍珠的越桔(北国红豆)、都柿、榛子、稠李子、山丁子以和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冬到兴安更有诗意,万倾林海一片银妆,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让你顿感一种大自然的伟大.
大兴安岭主要旅游景点:漠河 ·胭脂沟 ·石林 ·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 ·丰林自然保护区 ·尼尔基水库 ·大兴安岭资源馆 ·洛古河 ·伊春滑雪场 ·瑷珲城 ·沾河漂流·带岭动植物资源馆·国际狩猎场 ·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流 ·恐龙博物馆 ·林中园 ·龙骨山 ·桃源湖 (0) ·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 ·小兴安岭植物园·小兴安岭资源馆 ·蒸汽机小火车 大黑河岛 ·鄂伦春民族风情 ·黑龙江风光 ·胜山狩猎场·药泉山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桃山国际狩猎场·北极村 ·加格达奇北山公园 ·莫尔道嘎国家原始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