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8:52:30
字号:

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扩展资料:

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方法:

1、整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或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即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关键因素法:

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

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

限制性因素:类似于木桶原理中的短板,其他条件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此条件为限制性因素。

3、发展分析法: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市场是最富于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

交通运输、技术条件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的时间,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逐渐形成跨区域以致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

4、农业区位选择的两大分析角度:

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土地获取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其生产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光、热、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同时,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各地的农业区位因素有很大的差异。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一、地形地势

1.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2.山地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

二、气候

1.光照、温差决定农产品的产量、品质

2.热量决定农产品的种类、产量、熟制

2.降水: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三、水源

水源决定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

四、土壤

土壤酸碱度、肥力、土层厚度、透气性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一、市场

影响农产品的种类和规模

二、交通

影响农产品的区位,园艺、乳畜业对交通运输条件有更高的要求

三、政策

农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干预或影响

四、科学技术

科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提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五、城市布局

在城市的周围,往往形成以米、肉、菜、蛋、奶、花卉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资金、技术、市场导向。具体如下:

第一是资金。农民搞种植养殖因为资金有限规模都不是很大。而且他们的资金多是家庭多年的积累。想要贷款很多条件都不具备。没有资金只能小打小闹,想要发展壮大很难,从小方面讲是影响着农民,从大方面讲是影响着农业。

第二是技术。农业看似简单,实际上它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技术。而从事农业的这些农民真正掌握技术的又有多少呢?很多人知道的只是一些常识性东西,仅凭着经验和摸索在做着,没有真正的技术做支撑,成功和失败的几率会各占一半。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市场导向。为什么这几年的农产品接二连三的滞销,就是因为从事农业的这部分人群心里边没有明确的市场导向,不知道农产品中哪些会供过于求,哪些会很短缺,对农事的计划安排多是凭价格或者感觉,主观性很强。是的,现在网络发达,大数据,云计算能帮助人分析判断,但这些对于正从事农业的中老年龄段的农民来说那无疑是在读天书。

以上三个因素影响着农民,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其中市场导向最重要。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65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