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脱贫攻坚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开创的伟大事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民生建设工程、民心凝聚工程与民力开发工程。深入挖掘其历史意义,对于总结农村工作经验、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时代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启示。
农村人口实现脱贫的意义:
贫困作为人类社会的顽疾,一直是人类生存面临的最大威胁,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
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第一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我国为何要将“三农”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占据重要地位,只有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把其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才能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的弦。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
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质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各级部门要扛起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组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尤为关键,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第一,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第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第四,深化农村改革。第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第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我国为何要将?三农?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的原因在于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巩固和拓展现在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为了全面进一步推进现在乡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发展的脚步,所以现在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发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
对于农民来说,农作物就是她们的经历来源,虽然现在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好了,但是愿意待在农村的人却越来越少,很多人都选择背井离乡,在外工作。提倡所谓的三农就是指农村、农民、农业三合一发展。现在为了能让农村更好的发展,就是要解决农民们的收入问题,让更多的人愿意来农村发展,加快农村发展的脚步。
一、吸引更多人回农村发展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就是农的命,中国人很多的经济来源就是依靠土地来维持生活的。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农村发展没前途,一大部分人选择了在外务工。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很多土地荒芜,农村人口数也急剧下降,很多人纷纷远离农村,而且尤其是现在很多90后、00后们,她们很多人都更加向往大城市的发展,不甘心拘束于一个小农村,所以导致农村的发展很缓慢。所以现在要想大力发展农村,就要
重视三农问题,要让大家看到农村的发展潜力,让更多的人愿意来到这里,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的国情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虽然经济发展的很好,但是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国家的农业依然是重中之重。三农的重点就是要让农村发展的更好,来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要让更多的农民愿意待在农村发展,发展高新农业,不仅仅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农村行业,而且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很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工作,会让更多的老人和小孩得不到照顾。农村如果不能好好发展,那么为了维持生活,就会有更多的人远离家乡,所以现在的重点就是要发展三农。
把三农作为我国振兴乡村的重中之重,是国家***经过无数次的讨论而做出的决定,三农就是农村目前需要发展的重点。只要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农村的人均收入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一旦经济提升上去了就会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农村发展,农村也会变得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