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拼多多现状怎么样?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4:18:01
字号:

2022年拼多多现状如下:

2021拼多多现状怎么样?

拼多多是刚开始两年时间,处于红利期,还刚刚上市,而且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更需要大换血。对新商家也有相关的扶持政策,所以说现状还算是比较好的。

在大众眼里拼多多往往是增长速度快,全是卖假货和残次品的。对于这一点,是无需回避的,但是透过产品,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商业模式的改革颠覆,是市场红利的倾斜,是关于人性背后商业价值的分析。

拼多多费用率远高于早期的阿里即使在2017年,拼多多的营销效率(GMV/销售费用)也远低于早期的阿里,这是竞争环境和产品特点使然。与早期相比,阿里,拼多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更多的品牌广告支出,而拼多多低价策略的商业模式的特点自然是营销成本(优惠券)更高。

拼多多的发展趋势:

针对发展趋势,据统计,网络用户大概有8亿,淘宝和京东大概占有5亿,之前还有大约3亿的空缺,然而被拼多多捡了个馅饼,就有了现在那句魔性的广告词。

无货源店群作为当前主流的开店玩法。是从淘宝开始的,碍于平台固有的模式所限,未能广为人知,辗转至拼多多上,最终才被发扬光大,18年后,这种模式扩展开来,延伸至各大平台,并成为当前的主流。

无货源店群主要以上家平台的货源为渠道,采集后放到我们自己的店铺来进行适量的加价出售,最大特点,是以平台信息差赚钱。再以店群多店多开的特性进行最大化的产品展现,给爆款产品的出现提供基础。

卖水果就是做广告。拼多多现在对水果与农产品的策略,其实与当年消化滞销农产品的情景很像。像多多果园这种模式,也是通过集中化、规模化的供需对接,以低价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相当于一个人干了微博(信息)+电商(物流)两个角色的事。

拼多多称,去年累积投入“86亿营销资源”用于农产品上行(进城)战略。但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比例计入了利润表的市场营销费用里。2018年其市场营销费用总计134亿元,十倍于2017年水平,其中除了线上线下打广告外,就是促销补贴与发放优惠券。

水果和农产品对于拼多多有强烈的拉新作用,更重要的是去渗透以前靠其他品类无法撬动的那部分用户。2018年拼多多新增用户城市分布中,前十名均为一二线城市(Trustdata),他们很可能最初是从买水果或农产品开始的。这个类目短期内仍会扮演引流的角色,但不会一直扮演这个角色。由于拼多多的模式是广告+佣金,当一个类目GMV成规模后,佣金收入会增加,示范效应会引来更多同类商家入驻,吸引更多竞价广告投放,最终成为平台的一个利润点。当然,规模扩张中的品控问题值得关注,关系到复购率和用户留存。

至于像多多果园免费送水果的成本问题,体验下来就知道,带有强烈的手游色彩,操作从易到难,想快速给果树浇水收获果实,可能会参与社交分享、拉好友、浏览指定商品页面、拼团下单等各种任务。从平台收益角度看,我不认为是赔本买卖,类似的还有帮人砍价。

二、野心不在农产品上。拼多多对水果与农产品采用的是集中化对接供需,甚至是包销模式,动用的当地第三方资源包括“新农人”返乡青年、邮政物流、地方政府机构等。现在只是用高频高复购、且缺乏品牌的农产品去下沉市场跑通物流与供需对接能力,我并不认为,它的野心会停留在农产品上行上。工业品下乡应该是其下一步棋,依靠的仍然是这套人马、仍然靠低价。

这可能是拼多多的“根据地”,如今,正与“拼农货战略”并行的是“新品牌计划”,就是对接原来的代工厂,做C2M,而农村消费者将是这部分商品的潜在受众之一。这就是这套农村包围城市模式的逻辑。未来如果各地集市上出现拼多多式的家电下乡集中采购活动,并不觉得稀奇。

回到财报角度,目前的市场格局决定了拼多多短期内不会扭转亏损,新用户获取与留存、自由现金流水平、广告与补贴投放后的效率(费用率的同比环比情况)以及货币化率的节奏,是值得关注的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61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