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中国很早即进入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人口较少,历史上天灾人祸频繁,使老百姓不得不对温饱问题关注。在古代,国家、江山被说成“社稷”,而这个“社稷”古书上说的黍类、谷类,是粮食。古代一直以稷为百谷之王。所以帝王都奉祀“稷”为谷神,进而以此指代国家。
当今,我国有十四亿人口,吃饭问题仍是我国的头等大事。陈云曾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一天三餐是每个人必须的。近十几年,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和投入,减掉几千年的农业税,对种植粮食的农民给予补贴,加快新农村建设,其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稳产增产。我国在占世界百分之十六的土地上,养活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的贡献。总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粮食问题要放在国计民生中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