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独头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大理白族自治州种蒜历史悠久,各县皆有栽培,尤其是弥渡县、洱源县、宾川县等。早在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记录有现洱源县右所地区种蒜历史,记有“湖中渚田甚沃,种蒜大如拳而味异”;以及康熙、雍正、道光、光绪年间的云南大理方志篇物产中均记载有大蒜。但过去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束缚,农民只零星种植,商品量不大。1984年全国开始实施以产销逐步放开为主要内容的蔬菜体制改革后,“南菜北运”的规模逐年扩大。由过去的零星分散种植,发展到集中连片种植,1992年大面积生产上开始推广运用经试验成功的紫皮大蒜“提早抽苔”先进技术,使蒜苔、蒜头的上市期提早40-50天,而且产生了食用方便、品质好、个头大的独瓣蒜,栽培中独蒜率一般在30%-40%,高者达70-80%。大理独头大蒜产量一般800-1000千克/667_。个大质优的紫皮独头大蒜为国内唯一产区。
大理独头大蒜为紫皮蒜,外皮紫红色或浅紫白色,商品蒜需去除根须和大蒜蒂。蒜头扁圆形或圆形,不分瓣,构造与普通紫皮大蒜中的一个蒜瓣相似,仅形状和大小不同,除去外皮后果形依然如此。肉质乳白色,质地清脆,色泽一致,蒜味辛辣(比白皮大蒜辛辣)回甘,香味较浓。蒜头大小规格一般分为横径4cm以上、3-4cm、2-3cm、2cm以下等。大理独头大蒜个头大、质优,外形美观,食用剥皮方便,可食率比普通瓣蒜高5-10%。同一品种,外观整齐、洁净,无离体碎皮,蒜头大小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缺陷(包括碎头、开裂、机械伤、发芽、腐烂、异味、冻害和病虫害等)。
大理独头大蒜富含大蒜素、蒜油,蒜汁稠粘。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抗癌、抗菌和解毒杀菌、健脾开胃、消食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指标要求:大蒜素_1.20%,大蒜油_0.10%,总糖_20.00%,蛋白质_2.50%。
地域范围
大理独头大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98°52′~101°03′、北纬24°40′~26°42′,总面积19.7万公顷。生产规模1.33万公顷,年产量14.4万吨左右。主要涉及县市为大理市、弥渡县、宾川县、洱源县、祥云县、永平县、鹤庆县等7县市43个乡镇。
云南省栽培的农产品有200多种,分属45科,其中,频繁流通于市场的蔬菜有16科45类。“天然温室”和“天然凉棚”的气候优势已形成夏秋反季节蔬菜、常年蔬菜、热区冬春早菜3大稳定发展的优势产业区,并通过“云菜进京”、“云菜入沪”、“云菜入粤”、“云菜入疆”、“云菜出海”、“云菜供港”6大外销主线供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和30多个国家及地区;年种植规模近2000万亩,产量超2300万吨,出口创收超100亿元,产值近1000亿元。
2. 从发展趋势来看:2007~2020年间,无论是云南还是全国,农产品种植面积、产量、消费量、出口量都在平稳增长。截至2020年6月底: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达970万亩,较2019年1~6月累计增长2.3%,其中,超过100万亩的州市有:曲靖、文山州、红河州、昭通市、昆明 市、玉溪市、楚雄州和大理州;50万亩至100万亩的有保山市、普洱市;产量1198.7万吨,同比增长6.2%,较2019年1~6月累计增长6.2%,相较于水果、花卉等产量与2019年同期持平的重点产业,蔬菜已成为云南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增速最快的产业;2020年前4个月,昆明海关共检验检疫出口蔬菜31.6万吨,同比增长20.6%,货值28.2亿元,同比增长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