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大。要看是应对主体是谁,是国家,还是一个农产品出口企业。
对于国家来讲,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是个大课题,目前看,我国农产品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不大,我国大宗农产品能够基本满足自给,进出口的品种主要是结构性、品种性的补缺,价格波动,还主要看对战略供求影响有多大,说到这里,我估计提问者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农产品出口企业来提的。
对出口企业来讲,所关注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如果的大宗产品,如粮食等,国际市场和郑州期货价格很具有参考意义。对其他鲜活农产品而言,目前的价格波动还主要来自于进口国的经济状况以及贸易政策所影响的市场供求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及初加工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有自主品牌的很少,同时,很多出口企业的出口市场相对比较单一,在价格定位上“受制于人”。应对价格波动,从企业自身来讲,一个是要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不受贸易壁垒的影响,能够冲破进口国的绿色壁垒,二是提高产品的品牌覆盖率,尽量能够以自主品牌打国际市场,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减少对国外进口商的依赖。三是要开辟多元市场,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如果在欧美市场主打,也要注重开辟亚太市场、非洲市场等。
同时,应对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要逐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完善出口企业行业协会,注重行业自律,行业规范,抱团取暖,提高国际市场谈判地位,争取定价权。这一点,我们在一些小品种上有很多成功先例,像浓缩果汁打赢国际官司,0关税进美国,像淄博桔梗产业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取得韩国桔梗市场的定价权,都值得借鉴。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