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高粱、胡麻、莜麦、谷子。
2018年1月4日,记者从省农机局获悉,2017年省农机局结合我省实际,大力推进、重点示范推广“1+6”(即“小麦+玉米、马铃薯、高粱、胡麻、莜麦、谷子)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急需机具和技术;在全省建设了57个全程机械化示范点,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2700多万亩。
全程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农业部已将这项工作列入“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强调要“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扩展资料:
据统计,目前在山西省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的2700多万亩中,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774.9万亩,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1550.2万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146.3万亩,高粱、胡麻、莜麦、谷子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260万亩。
2018年来,山西省着力构建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农业供给质量明显提高,把推进城郊农业作为调整农业区域结构的突破口。
出台《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城郊农业发展的意见》,从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中安排1.5亿元,支持城郊农业结构调整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生产+科技+加工+流通,建设162个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
人民网——山西省大力推进“1+6”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
一、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山西省平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平遥牛肉久负盛名,起源年代无考,清代时已誉满三晋。清嘉庆年间,邑人雷金宁及其子孙三代,在城内文庙街设有兴盛雷牛肉店,长达百余年。到光绪末年,又有任大才与其子任仰文在城内西大街设立自立成牛肉铺,所制牛肉可与兴盛雷牛肉相媲美,均为正宗产品。
二、沁州黄小米
沁州黄小米,山西省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沁州黄小米原名“糙谷”或“爬山糙”,清康熙皇帝御赐“沁州黄”,以皇家贡米而久负盛名,系山西小米的代表,享有“天下米王”和“国米”之尊号。沁州黄小米色泽蜡黄,晶莹透亮,颗粒圆润,状如珍珠。
三、交城骏枣
交城骏枣,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交城骏枣分布范围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多旱少雨,年降雨量400-68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741.8小时,适宜种植枣树。交城骏枣是山西四大名枣之一,誉为“枣后”。
四、晋祠大米
晋祠大米,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味香甜,有韧性、粘性,有咬头。
五、新绛云雕漆器
新绛云雕漆器是山西省新绛县的地方传统工艺珍品。始于元代。相传,它出自浙江嘉兴府名漆匠张成、杨茂之手,后来失传。1915年,薛仙基等三人各自开办油漆铺,1922年,新绣从事云雕生产的店铺增加到12家。到了50年代,绛县云雕漆器在众多艺人的努力下得到很大发展。
百度百科-平遥牛肉
百度百科-沁州黄小米
百度百科-交城骏枣
百度百科-晋祠大米
百度百科-新绛云雕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