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客货运输相关服务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一、对进入场所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核验健康码、行程卡,督促进场所人员佩戴口罩。
二、严格落实入口管理,实行进出车辆及人员登记制度。
三、一旦发现发热症状或可疑人员,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观察,及时移交当地卫生健康部门,配合做好排查跟踪检测工作。
四、严格落实服务场所消毒通风措施并记录,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场所卫生环境干净整洁。
五、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加强健康管理,开展每日健康监测,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定期核酸检测。
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对全县区域内客货运输相关服务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开展“八查”:查大货车加油站、查洗车站、查停车场、查物流配送中心、查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查路边维修补胎打气点、查路边饭店旅店、查车辆目的地企业等服务场所。
对排查中发现的未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存在防护漏洞和风险的,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对拒不整改的,由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政府依法从严查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取缔;对因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疫情输入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河北农业分布,主要蔬菜类的
威县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属冀南低平原区,河北省东南部,北纬36度52分至37度18分,东经115度13分至115度14分之间。南北长48.2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012平方千米,位于邢台地区东部的冲积平原上。东与清河县接壤,西与广宗县交界,南与临西、邱县毗邻,北与南宫市相连。
2014年,威县全力建设“三带一园”,沈小平副省长总结为“十里荷塘、十里鸡鸣、百里菜廊、万亩果香”。发展优质梨1万亩,新增设施蔬菜8000亩,新建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5个,葡萄种植达到4.5万亩,被评为中国葡萄之乡、河北省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成功申报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
2014年,威县实施了“项目开工建设年”、“项目投产达效年”,争取土地指标5778亩,协调金融机构贷款23.3亿元,实施县级以上重点项目362个,其中省级重点16个、市级重点28个工业增加值完成8.8亿元、增长20.5%,增速全市第二。新增规上企业15家,个数全市第二。完成技改投资23.8亿元、增长32.2%;培育进出口企业7家,进出口总额879.5万美元,增长159%,增速全市第二。
2014年,威县坚持生态优先,绿水气净并进,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投资1.4亿元,新增绿地90万平方米,造林3.2万亩、175万株,居全市平原县第一,森林覆盖率净增2.1%。实施金水河生态景观带、洺水河与琉璃河整治、印月湖开挖等工程,引水2800万立方米。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彻底取缔小皮毛摊点企业,关停大气污染企业102家,新增集中供热63万平方米、供气2018户。威县引进投资10亿元的冀南国际商贸港项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增长13.5%,限上企业零售额1.8亿元、增长29.1%。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被评为全市先进县,戚霍寨村被授予“河北省美丽乡村”。
河北省果品拥有许多著名产品,如赵县雪花梨,深州蜜桃,宣化葡萄,昌黎苹果,沧州金丝小枣,阜平、赞皇大枣、迁西板栗,卢龙露仁核桃等畅销国内外。
灌木的种类很多,分布较广,有些野果及药材也属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也很多,仅坝上地区即有300多种,包括不少优良牧草,如禾本科的羊草、无芒麦草、冰草,豆科的紫花苜蓿,山野豌豆等。
药用植物已被利用的有800多种,主要有葛藤、甘草、麻黄、大黄、党参、枸杞、枣仁、柴胡、防风、知母、白芷、远志、桔梗、薄荷及黄芩等。
扩展资料:
河北农业概况
2018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653.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8%;粮食总产量3700.9万吨,下降3.4%。其中,夏粮产量1466.5万吨,下降3.6%;秋粮产量2234.4万吨,下降3.2%。豆类播种面积11.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8.7%;豆类产量28.1万吨,增长35.1%。
薯类播种面积22.6万公顷,增长6.9%;薯(鲜薯)产量739.4万吨,增长10.4%。棉花播种面积21.0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7%;棉花总产量23.9万吨,下降0.3%。油料播种面积36.8万公顷,下降6.8%;油料总产量121.4万吨,下降6.2%。
中草药播种面积8.6万公顷,增长14.2%;中草药产量52.4万吨,增长10.8%。蔬菜播种面积78.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2%;蔬菜总产量5154.5万吨,增长1.9%。
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140.9万吨,增长5.4%。园林水果产量957.0万吨,比上年下降1.3%,食用坚果产量56.2万吨,下降0.7%。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