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蔬菜种植和水果病害,请关注三农种植通,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西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的蔬菜,在我国很多的地区都有种植,西葫芦也是我们经常吃的蔬菜之一,西葫芦因为名字比较多,所以叫法也是不一样,有的地区小瓜,还有的地区叫茭瓜,西葫芦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在种植方面也是比较好管理,近几年在冬季的时候价格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在平时的栽培过程中西葫芦就可能面对一些病害的问题,比如,今天咱们说的这个西葫芦的病害霜霉病就是西葫芦种植中常遇到的一种病害,那么在西葫芦发生病害后,我们如何加强管理西葫芦才能免遭病害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这个西葫芦霜霉病
西葫芦霜霉病是西葫芦种植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一般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病,西葫芦霜霉病在西葫芦的苗期和后期都会发生,一旦发病后都是比较严重的,西葫芦霜霉病的病菌属于真菌性的病害,病菌在西葫芦的种植里会潜伏很长时间,一般会随着气温和季节的变化进行休眠,等到了温度适宜的时候,病菌就会快速的侵害到西葫芦的植株上,然后分生出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然后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会通过园区的雨水飞溅,风力带动和昆虫的携带后,通过这些载体游动后,就会感染到西葫芦,在园区的温度在20-26度的时候,在湿度85%以上的时候发病比较明显,霜霉病最近几年危害性还是比较大的,种植户也需要小心此病。
西葫芦霜霉病的危害是啥症状
西葫芦霜霉病发病的主要症状在西葫芦的叶片上,部分的植株还会侵害到西葫芦的茎部,花梗,但是危害叶片是最为常见的,在叶片发病时,病菌在叶片上形成油渍状不规则浅黄色的小斑点,后期病斑会快速的进行扩散,然后导致叶片上出现褐色的病斑,然后叶片上就会长出灰白色的霜霉层,叶片就会发黄枯萎,然后叶边处开始干缩,类似火烧状,后期叶片就会快速的干枯死亡,一旦发病后西葫芦的植株就会快速的死亡,造成大面积的减产,所以种植户需要谨慎对待这种病害。
西葫芦霜霉病发病的原因有哪些呢
西葫芦在前期种植的时候,就可能造成种子带毒,没有科学的进行种苗消毒,还有的是西葫芦霜霉病的病菌可以在土壤里潜伏很多年,有时候在播种前没有进行对土壤消毒灭菌,导致种植西葫芦后就会发生病害,种植地土壤贫瘠,低洼地,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酸碱度不平衡,其次是没有施肥底肥,造成植株徒长,霜霉病也是跟天气和温度有关系的,温度处理高温高湿,都是发病的主要源头,田间管理粗放,没有疏花留瓜,不合理的进行修剪,后期追肥时没有合理规范的使用氮磷钾肥,造成偏肥严重,田间发生病害时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造成病菌遗留在田间之后,感染更多的健康植株。
西葫芦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1,在西葫芦种植前,需要选购优良品种,要具有抗病害,皮脂优良的种子,育苗的时候需要把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现在50度的温水里进行浸泡后,然后使用高锰酸钾浸泡种子灭菌后,在进行育苗,为了防止床土带有病菌,苗床和育苗设施都是进行消毒浸泡,然后进行培育无菌壮苗,如果种植周期处于冷凉的天气,那么就要进行适当炼苗,提高育苗的抗逆性。
2,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深耕,清除田间的杂物,然后土壤里进行消毒,尤其是连作地,重茬地决不能使用,其他作物连作必须要在3-5年以上,深耕土壤后,需要施足底肥,底肥必须使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或者有机菌肥进行施肥,后期追肥的时候,优先使用磷钾肥,少施氮肥,保证植株生长需要的肥料,浇水时切勿大水浇灌,切勿阴雨天浇水,禁止天气较冷时下午浇水。出现积水时及时的排出积水。
3,定植时要按照合理的株距进行定植,避免出现植株密度过大,造成园区的通风性较差,田间管理时,要及时的进行清除杂草,到了长蔓的时候,及时的进行引蔓,剪除侧枝和底部的老叶,然后疏除多余的花果,保证花果的数量保持一定比例,后期出现病株时就要进行清除后带出园区后进行统一消毒处理,等到了采收后的园区,就要进行清园的措施,保证园区没有病菌的栖息地。
4,发生病害时,我们需要及时的进行喷洒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但是对于霜霉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前期的预防才能有效的防止病害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在没有发生病害和出现高温高湿的情况时,可以使用5%百菌清粉尘及进行喷粉预防或者是百菌清烟剂进行熏棚处理5-7天一次,连续2次即可,后期发病时可以使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水剂,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普力克水剂进行喷洒,可有效的治疗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