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冬莴苣种植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01:15:37
字号:

莴苣,是菊科莴苣属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蔬菜,中国、日本等国的人往往煮熟后食用,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往往放在沙律、汉堡包等食品中生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大棚冬莴苣种植技术。

大棚冬莴苣种植技术

采用遮阳网地面覆盖降温保湿,出苗后即去掉覆盖物,苗齐后间苗一次,保持苗距3~4厘米,适当控制浇水,追施一次0.3%尿素液,培育壮苗。

越冬莴苣的苗龄控制在30~40天,4~5片叶以上,10月下旬~11月定植。

株行距33~40厘米,一般尖叶种密度大于圆叶种。

定植前要翻耕炕地5~7天,结合翻地施腐熟有机肥。

随翻地随种的莴苣产量较低。

定植后将棚膜早盖好,但晴暖天要撩起边膜和两端通风,寒潮到来的霜冻天气闭棚保温。

元月以后阴雨及雨雪天气多,要注意闭棚保温,晚间可在大棚四周加盖草帘或大棚内套盖小棚防冻。

肉质茎开始膨大后,保持白天温度18~20℃,晚上10℃左右。

定植成活后肥水管理掌握冬控春促,上棚前一般浇2~3次淡粪水,结合控温防止徒长。

定植1个月后要施重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钾肥10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30%腐熟粪水2000公斤。

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接近采收前控制浇水。

为控制徒长,在定植后半个月左右,喷浓度为每公斤100~150毫克的多效唑或浓度为每公斤300~500毫克的矮壮素1次。

如嫩茎伸长仍较快,或因市场原因,还要适当延后上市,可于10~15天以后再喷一次矮壮素,使肉质茎生长更粗壮。

上市前15~20天全株喷雾浓度为20~25毫克/公斤的赤霉酸,可增产10%~20%。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5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