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度,受2月份春节因素影响,1、2月份我国主要蔬菜均价高于上年同期;3月份则迅速回落,同比下跌8%,跌幅较为显著。从品种来看,同比涨幅较大的是葱蒜类:洋葱(150%)、蒜头(78%);同比降幅较大的是茄果类和叶菜类:冬瓜(-32%)、青椒(-32%)、辣椒(-31%)、芹菜(-29%)、生菜(-34%)。 1季度,由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我国主要水果均价在5.1~5.6元/公斤之间,同比略有下降。其中,香蕉、葡萄价格同比降幅较大,分别下跌7%和5%;鸭梨同比涨幅较大,上涨9%。 2季度,根据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的统计,国内蔬菜产量同比持平。分区域看,六大优势区呈现“一增一减四持平”:云贵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增;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和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优势区同比持平;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由于面积减少产量减少。分种类看,20类蔬菜中,花椰菜、大葱、普通白菜3类蔬菜产量同比增3%以上,菠菜、辣椒2类蔬菜同比减3%以上,其余蔬菜产量同比变化不大。价格方面,2季度,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回落,6月均价为3.27元/公斤,同比上涨10.5% 。
水果方面,个别品种产量出现下降。南方柑橘类水果生产稳步发展,上半年广西新增果园55万亩,四川新增3.5万亩,江西预计全年新增果园15万亩以上。荔枝产量近200万吨,总体价格水平好于上年。芒果产量约43万吨,同比增长7.5%,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但是,香蕉和部分北方水果生产下降。受香蕉枯萎病和前两年价格低迷影响,海南香蕉面积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受冬春旱情影响,陕西省1000万亩果园受旱,4月份严重的倒春寒进一步导致260万亩苹果受冻,坐果率降低,预计苹果产量下降一成左右;山西、河北鸭梨因天气原因预计也会减产。
经历了此次上海的物流限制,想必消费者现在最收藏的就是菜价了。
卖出天价的上海菜市场今天价格是升是降,居民们能不能抢到肉蛋果蔬,都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昨日,有记者走访了各大超市、农贸市场,了解到目前仅有猪肉价格略有微涨,其他食物基本上都处在一个回落状态。
尤其是各种蔬菜水果,目前也都居于稳定,呈现出稳步降价的状态,像在年前一直很受欢迎的尖椒目前价格也一直在下降。
今天主要看一下广州各地区的菜价。
因为受到口罩事件封控的影响,此前各大超市、门店都供不应求,从而也就刺激了市场行情上升。
再加上封控导致运输缓慢,供货难度大,蔬菜保质期短难以运输,菜价更是一天比一天高。
最近几天天气回暖,很多地区有所缓解,防控不再那么严格,运输问题解决不少。
所以菜价回落是正常现象,说明口罩事件有所缓解,生活也慢慢步入正轨。
4月11日上午,广州一处农贸市场,油麦菜6.5元/斤、西兰花7.5元/斤、大白菜3.5元/斤、小白菜3元/斤、生姜8元/斤、苦瓜8元/斤、莲藕7元/斤、菜心5元/斤、通心菜6元/斤。
从这些菜价可以看得出,一些菜价维持不变,没有涨价;一些菜价虽然有所下降,但价格回落程度不大。
尽管如此,消费者也看到了希望,只要蔬菜没有继续涨价,那就说明运输问题不大,市场供求稳定。
而菜价下降到以往正常水平,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此处农贸市场当前猪肉价格为:瘦肉18元/斤、猪腿肉14元/斤,扇骨等骨类肉18元/斤。
这么看来,猪肉的价格是涨了一些的。
菜市场的阿姨表示:今天猪肉贵了,进货价都贵了一些呢!其实猪肉价格上升只是暂时的,按照此前猪肉价格的上下浮动情况来看,短时间内猪肉价格也会同蔬菜价格一样下降。
禽类价格,老鸡20元/斤,清远鸡22元/斤,三黄鸡19元/斤,上下相差不大。
摊主表示,鸡肉价格最近没有变动,一直都比较稳定。
来到超市了解到,昨日蔬菜、肉类等补货5次,今天供应量充足。
每家店猪肉存货15头,豆腐存货5000包,包装蔬菜上万包,备货充足,卖完随时补货。
整体看下来,蔬菜日均批发价环比下跌0.61%。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蔬菜价格持续下降已成必然。
而且现在大多数生鲜、买菜线上平台都有货,缺货情况已有所缓解,并且生鲜价格保持稳定,配送时间大都保持在30分钟以内。
也就是说,目前蔬菜水果已经不再“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会慢慢恢复平稳。
菜价下来了,消费者高兴了,可是菜农却深深地表示“伤不起”。
相比于南方的蔬菜价格,北方的蔬菜价格下降更多。
北方天气陆续回暖,居民们已经不需要大批量囤菜,一些应季的瓜果蔬菜陆续上市,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市场,供应量充足,供应量增大势必就会导致市场菜价降低。
另外,因为之前市场有一些囤货,此时新鲜蔬菜又涌入市场,囤放的蔬菜不如新菜新鲜,所以只能低价抛售。
都有哪些菜降价了呢?
菠菜之前卖到4元,现在超市卖到了2元一斤,5元2捆。
蒿子秆价格直接腰斩,3元2捆。
蒜苗也是降价非常厉害的,之前5元一斤,现在能卖到3元一斤,有的超市是5元2捆。
生菜由5元降到了3.99元一斤。
蒜薹新上市,9元一斤的蒜薹降到了6元,虽然幅度不大,但是等蒜薹大量上市,价格会断崖式下跌。
由此可见,这种情况下,菜农必然会“受伤”。
当然,受伤只是一时的,至于菜价是否会跌回成本价,小编认为答案是“否”。
目前,市场的供需量已经趋于平衡,等到真正平衡时,菜价基本上就会接近成本线。
这时候菜商就会尽力控制成本,不会再让菜价继续下跌,所以市场上也不会过多出现低价菜。
而且现在我国大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再存在什么“反季蔬菜”、“反季水果”,许多秋冬蔬菜不仅不会受到天气影响,反而可以延长生长期延缓上市,从而维持一个市场上的平衡。
看到以上信息,相信大家也都清楚,虽然今年春天受“口罩事件”影响,蔬菜价格涨出天际,但这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市场不可能永远缺货,调控各类食品价格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所以大家也不必太着急,如果你所在地区的蔬菜、肉类价格还没有下降,那么可以再等等,相信这一批货运到,价格自然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