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中国邮政银行坚定支持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资金和网络优势,不断加大农村地区资源及硬件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优化农村金融产品结构、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让更多农村居民享受到邮储银行所带来的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
为什么邮政要让注册中国惠农
1、服务能力上不断提升
目前全市建成服务营业网点200个,其中农村网点156个。全市建成邮政“三农”服务站190个、社区邮政便民服务站182个。全市有代理金融网点135个,全市开通汽车邮路55,县到乡邮路46条,城市投递段道94条,农村投递段道491条,邮政服务触角到侗乡苗寨各个角落。
2、服务项目不断创新、不断提升
全市开办了函件、包件、报刊发行、集邮、代办电信、电子邮政、机要通信、特快专递。邮政金融开办了储蓄、转账结算、邮政绿卡、理财业务、公司业务、代理保险、代理航空和汽车票务。
邮政物流开办农资分销、快递、配送种子、化肥、邮乐购、日用品等。社区服务站开办了代收话费、代收电费、税费。凡是居民需要的,邮政服务尽力满足需求。
3、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进出口转运邮件质量不断提高,综合逾限率为1.4%,低于部颁标准3.6%。邮运速度省到市的邮件实现当日投递;市到县邮件95%达到当日投递;县到乡邮件实现二日投递;乡到村邮件实现周二班、部分实现周三班。
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经省公司抽查和测评,客户满意度达81.24%,高出国家局标准7.24个百分点。2010年、2011年,怀化邮政连续两年评为全省邮政系统先进企业。
一、邮政集团开展惠农合作项目,不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更是中国邮政抓住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源头,充分发挥邮政在农村独有的优势,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赋予了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必将成为农村新的组织形式。
1、要充分认识农村市场对中国邮政的重要意义。当下及未来一个时期,邮政的客户、业务主要来自于农村。农村市场是中国邮政的发家地、根据地、大粮仓,是邮政生存之根本,也是邮政当下优势之所在。
2、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市场的客户主体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已经由个体或家庭为主向组织为主转变。以河北为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总体数量稳步增加、规模实力明显提升、规模经营水平提升以及农民收入以合作社工资收入和合作社分红为主、个人银行账户以合作社的组织开立账户为主的特点。
3、在金融行业,有的银行已经率先介入农村市场,搭建智慧乡村金融服务平台,开发农产品经营管理系统。在零售和寄递行业,电商平台和社会快递企业占据了农村电商和寄递业务的全链条,布局农村生鲜市场。如果邮政不做,必然会被“取而代之”。
4、邮政集团之所以作出推动实施惠农合作项目的战略性决策,正是基于中国邮政对党中央部署的坚决落实,对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对邮政在农村地区工作实践的深刻总结,对农村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对危机长期存在的深刻体悟。如果不能在农村地区尽快形成体系、形成能力,中国邮政将错失发展的机遇。丢掉农村市场,就丢掉了中国邮政的未来。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市场对于中国邮政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即便不是生死存亡之决定,也必定是兴衰成败之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