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有哪些症状?鸭瘟如何预防与治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00:57:46
字号: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或大头瘟,是由鸭疱疹病毒I型引起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发病鸭常见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 瘟”。任何品种、年龄的鸭都能感染。自然发病多见于育成鸭和成鸭,但近来10~15日龄的雏鸭亦时有发生,流行期比较长,可达15~30天,死亡率在90%以上。

鸭瘟有哪些症状?鸭瘟如何预防与治疗?

  在自然情况下,只有鸭能够感染鸭瘟。鹅在同病鸭接触的情况下,有时也可能感染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在春夏之交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鸭群感染鸭瘟后蔓延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往往造成大量死亡。

  (一)临诊症状

  病鸭表现为高热、头部肿胀、缩颈、流泪、眼睑水肿、两翅下垂、脚麻痹,严重的病鸭伏地不起,排绿色或灰绿色稀粪,病程2~3天;产蛋鸭还可表现为产蛋量下降。

  (二)病理变化

  ①典型病例的皮下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剖检头颈部肿胀处,切开时流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或呈胶冻样。

  ②咽喉部、食道黏膜表面覆盖着灰黄色或草黄色的坏死物形成的假膜结痂,或在食道黏膜出现纵向排列的出血带。在食道和题胃交界处有出血点或出血环。

  ③泄殖腔描职表面覆盖着一层绿褐色或棕褐色的坏死死痂,不易剥落,黏膜有出血斑。

  ④肝脏表面和切面上可见到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不规则灰白色有坏死斑点和出血斑,有些病例在坏死灶中间有小出血点:其上还常见灰自色小坏死点。心外膜和心内膜有出血斑点。

  ⑤产蛋母鸭发病时,卵巢、卵泡发生充血或出血、变形和变色。有部分卵泡破裂而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三)鉴别诊断

  鸭癌病症在有些方面同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很相似,容易被取误诊,诊断上两者可从4个方面加以区别。

  (1)流行病学特点禽霍乱的病原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多种用家禽都能感染发病,而鸭瘟除鸭能感染发病外,其他禽类如鸡、鹅一般不会感染。

  (2)临诊症状特点鸭瘟病例有特有的流眼泪和眼睑水肿,两脚发软,不能站立,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禽霍乱则没有。

  (3)剖检病变特点鸭瘟病例的食道和泄殖腔黏膜可见坏死结痂或假膜性病灶,但在禽霍乱病例中是不存在的;而禽霍乱在肺脏通常有严重的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但鸭瘟的肺脏变化不显著。

  (4)药物治疗效果禽霍乱一般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治疗都有良好效果,而鸭瘟无效。

  (四)防治措施

  1.预防

  ①平时严格执行对鸭舍、运动场、用具、贩运鸭子车辆和笼子的卫生消毒,药剂有10%~20%石灰乳或5%源白粉、百毒消等。

  ②不从疫区购进鸭子,如必须引进时,一定要经过严格健康检查、隔离饲养,定时检查证明健康后才能并群饲养。不要在可能感染疫病的地方放牧,如了解到上游有病鸭,就不能在下游放养。

  ③定期注射疫苗预防,目前广泛使用鸭瘟弱毒冻干苗,安全有效。疫苗注射前用灭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做100倍稀释,10~20日龄鸭肌内注射0.5ml,7天内产生免疫力,隔21~30天可再加强免疫1次,有效期6个月,种鸭和产蛋鸭在蛋鸭在产蛋前可再接种疫苗1次。

  2.治疗

  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本病均无治疗和预防作用,但可采取如下措施,以减少死亡:

  ①复方利巴韦林(毒获灭或克毒剑)每100g加水200kg,连用3~5天。

  ②干扰素(禽用)每瓶(10ml)稀释25倍,肌内注射1000羽。

  ③利巴韦林、聚肌胞合剂(博圣)肌内注射或配水饮用,特别适用于因鸭瘟疫苗免疫失败而引发鸭瘟的治疗,能有效控制死亡、降低死亡率。

  ④复方病毒唑可溶性粉(含利巴韦林、金刚乙胺、环丙沙星、增效剂等),用于饮水时每50g加水200kg;用于拌料每50g加入饲料100kg,1天2次,连用3~5天。

  ⑤复方金刚乙胺(金疫康,含金刚乙胺、阿昔洛韦、黄芪多糖、干扰素等),用于饮水时每50g加水250kg,1天1次,连用3~5天。

  以上是关于鸭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养殖鸭子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养殖知识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5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