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可以种植四角豆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23:30:02
字号:

可以种植:

皖北可以种植四角豆吗?

1、 温度。四棱豆是喜温作物,萌芽的最低温度为13℃,适宜的温度为25℃,土壤

温度低于15℃及高于35℃均不利于发芽。幼苗耐最低温度为13.4℃,低于此温度幼苗会死亡,开花结荚以平均气温20—24℃为最适宜。据报道高于24℃花蕾易脱落,30—36℃的高温对四棱豆生长和发育均有害,17℃以下结荚不良。四棱豆喜温不耐寒,对霜冻敏感,生长后期出现霜冻,则可能冻害致死。块根在较凉爽的温度下生长发育较好。

2、 光照。四棱豆为短日照作物,对光照长短反应敏感,临介光照长度为12小时左

右,长于12小时不易开花结荚,短于12小时可提早开花结荚。四棱豆品种,尤其是晚熟类型,在长日照条件下种植,营养生长过旺而不能开花结荚。1985年以来,我在北京开始试种四棱豆,早熟类型在北京栽培能收获少量种子;中熟类型在北京能开花结荚,即使在5月上旬播种,苗期用 9—10小时的短日照处理一个月,提早15天开花,种子仍不能正常成熟;晚熟类型则不能开花结荚。四棱豆喜光照充足,光照较弱,则生长不良。

3、水分。四棱豆要求有较多的雨水,以年降水量多于1500毫米,而且分布均匀比较好。四棱豆根系发达,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不耐长时间干旱,尤其是开花结荚期对干旱敏感,要求适度的湿润环境。在干旱季节或较干旱的地区种植四棱豆,要进行适宜的灌溉。四棱豆也不耐水淹,旱涝过久都会发黄落叶,干旱和水涝也不利于固氮菌发育和块根的生长。生长期间要注意排水。

4、土壤。四棱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瘠薄,适应性较强,除粘重板结土壤不宜种植外,对其它土壤较能适应,种在肥沃的砂壤土中,豆荚产量高。四棱豆不耐盐碱,在轻微酸性或中性土壤(PH值在5.5—7.0)中生长良好。

主持人:目前生产上可用的优良四棱豆品种有哪些

王老师:四棱豆是一种菜、粮、油、药、饲料、绿肥和复盖等多种用途的作物,为了开发利用这一珍稀高蛋白植物新资源,近几年各地加强了对四棱豆品种资源的引种、育种等方面的研究,选出了一些适合各地区栽培的四棱豆优良品种(系)供推广利用,下面介绍几个供选用:

1、K0030(96-13) K0030四棱豆是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从国际热带农业所(IITA)

引入晚熟四棱豆材料TPT22变异中选育出的早熟单株选系,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良四棱豆新品种。在广东电白种植鉴定,4月23日播种,8月16日成熟,全生育日数为108天,属早熟品种。K0030植株蔓生、株高2米以上,单株分枝6-9个,生长繁茂,无限结荚习性,生产上需要搭架才能获得高产。紫兰花,籽粒近球形,棕**,百粒重35克左右。经四川南充等地区大田试验,K0030早熟、高产、抗病。该品种从播种到开花较当地种植的四棱豆早30 天,采收期较长,早15天成熟,嫩荚也能提早15天采收,提前供应市场。K0030四棱豆鲜荚产量高,每亩能达2700公斤,其干种子产量也较高,每亩达120.7公斤,每亩鲜块根产量为215.3公斤。K0030在田间一般不感病。K0030不仅较高产抗病,而且早熟、采收期长,适应性广,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K0030适合南方各地种植,在北方可作为蔬菜生产发展。

2、96-14-1 96-14-1四棱豆是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从国际热带农业所(IITA)引入晚熟四棱豆材料TPT22变异中选育出的矮生单株选系,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良四棱豆新品种。生育期与K0030相近,开花稍晚些。经四川南充地区等地大田试验,96-14-1矮生较直立、抗病。株高60 cm以下,主茎节数10节左右,单株分枝5个。紫兰花,粒色棕黄,籽粒近球形。显著特点是矮生丛生。生产上无需搭架。结荚较少,单株产量较低,块根较小,根瘤菌也较少,因此生产上应注意适当密植和补充氮肥。96-14-1抗病能力较强,如果光照和管理较好,田间一般不感病,但开花结荚期有豆蚜、成熟期有豆荚螟危害,要及时防治。目前我国收集的四棱豆品种多为晚熟品种,开花结荚普遍较迟,矮生丛生型品种更为稀少,所以,96-14-1作为优异矮生丛生、早熟资源,对选育早熟、矮生丛生型新品种具有特殊意义。

3、K0010(85-6)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所选育,在广东电白鉴定,3月16日播种,8月15日成熟,全生育日数125天,属早熟品种。植株蔓生,株高270厘米、分枝3个,无限结荚习性。紫兰花,籽粒青褐色,近球形,百粒重26克。1989年据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湖南绥宁、江苏南京、浙江龙泉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个试验点试种资料统计,85-6平均单株结荚30—78个,单荚结豆8—11粒,荚长15—21 cm,可食嫩豆荚鲜重20—50 g,单株嫩荚产量约0.6—4kg;单株一年生块根重0.2—1kg,龙泉县试种一单株一年生块根重1.5kg,多年生单株块根重可达6kg。适宜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广西等地发展。在北方可作为蔬菜生产发展。

4、K0006(833) 广东华南植物所选育,在广东电白鉴定,3月16日播种,8月7

日成熟,全生育日数为118天,属早熟品种。蔓生,株高350厘米、分枝4个,无限结荚习性。单株结荚12个, 荚长18.5厘米,单荚粒数11.4粒,单株产量54克。紫兰花,籽粒棕**,近球形,百粒重36克,抗病毒病。适宜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广西等地发展。在北方可作为蔬菜生产发展。

5、K0036(桂丰3号) 广西省农大选育,也是早熟品种。植株性状和适宜推广地区和K0006大体相同。粒色稍深点,为黄褐色。可食嫩荚部分稍大,花期略晚一些。

6、 “83871” 广东省华南植物所与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共同选育。也是早熟品种。生育期、植株性状和适宜推广地区与K0006大体相同。但植株生长势苗期中等,中后期旺盛,蔓长3—4米,分枝力强。种子为黄褐色,籽粒较小一些,平均百粒重27.5克。

7、K0028(ups31) 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的国外品种。在广东电白县种植鉴定,4月23日播种,11月8日成熟,全生育日数为 191天,较晚熟。 植株蔓生、分枝力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2米以上,单株分枝6—10个,单株结荚18个, 荚长18厘米,单荚粒数11.8粒,产量高,单株产量75克。紫兰花,籽粒黑色,近球形,粒大,百粒重45.2克,抗病毒病。适宜南方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发展。

8、K0027(ups-59) 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的国外品种。也较晚熟,生育期同K0028相近。紫兰花,植株蔓生、略高,分枝多,无限结荚习性。产量高,单株产量74克。但粒色较浅,籽粒褐色,近球形,大粒,百粒重46克。抗病毒病。适宜南方各省发展。

9、K0025(ups-112) 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的国外品种。较晚熟,生育期同K0028相近。植株蔓生、分枝多,无限结荚习性。紫兰花,产量高,单株产量76 克。粒色黄褐,籽粒也较大,百粒重44.6克,该品种抗性最强,抗病毒病。适宜南方各省发展。

10、K0029(ups-122) 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的国外品种。较晚熟,植株蔓生、分枝多,无限结荚习性。紫兰花,粒色黑紫,近球形,籽粒大,百粒重45克,但生育期比K0025早15天,单株产量也比K0025低,单株产量48克,抗病毒病。适宜南方各省发展。

四棱豆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但第二年起产量下降,因此世界各

地多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四棱豆既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块根繁殖。采用块根繁殖时,可将中等偏小的块根头朝上埋植于土穴中,其上覆盖地膜。此法发芽早,可提早开花结荚。近年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也有报道用鲜茎苗作无性繁殖,效果也不错。用茎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可以节约块根,但技术性较强。目前我国四棱豆多用种子播种进行繁殖。

四棱豆有三种播种栽培方式,露地直播方式采用较多。(1)露地直播,春季,当地温稳定在13℃以上后,按行距60—100厘米,株距50—70厘米的密度播种,每穴播种2—3粒,留苗1株。南方春夏播多采取这种方式,北方也可直播,直播时间一般在5 月上、中旬,日气温稳定在15℃以上为宜,同时必须选用适宜种植的早熟品种,如k0030、K0006、K0036等,这些品种在北方种植能开花结荚,可以收摘嫩荚作蔬菜食用,并能收获少量成熟种子。(2)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可以提早开花结荚、早收获、早上市,华北地区育苗栽培的保护地育苗宜在3月中、下旬,通常采用营养土方块或营养杯育苗,也可用塑料膜做成高10厘米、直径7—8厘米的袋,底部开小孔,盖一块小纸,然后装上营养土,浇透水后播种。这样可保证移栽时的幼苗成活率高。营养土的配制,以疏松肥沃为原则,可用80%的菜园土、20%草炭,再加细碎的腐熟饼肥,适量的过磷酸钙充分拌匀后使用。播种后也可用薄膜覆盖。如用黑色薄膜覆盖育苗效果更好。幼苗长到4—6片真叶(25—30天苗龄)时即可定植,苗龄太长则抽蔓会互相缠绕,影响定植生长。(3)保护地栽培,如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需要保温及栽培管理设施,成本较高,需要认真经济核算。保温性能好的保护地可周年播种,但技术性较强。

四棱豆种子没有休眠期,正常条件下播种后6—8天出苗,子叶不出土。幼苗出土时生长缓慢,大约经过3周后生长开始增快,到第11 周,在热带,多数品种可以开花,但也有例外,有的晚熟品种要到出苗后150天左右才能开花。每个花序上有花蕾2—12个,但多数只开2—4朵,只结荚1个或2个,从现蕾到开花约要4天。花多在上午9—10时开放,气温低时下午开放。一般在花冠开放前后授粉。四棱豆主要是自花授粉,但昆虫,特别是蜜蜂可以传粉,引起异交,据报道异交率可能达到20%。四棱豆豆荚的发育分两个阶段,开花授粉后,荚果迅速长大,授粉后20天左右,荚果长到最大长度;第二阶段即在授粉后25天左右荚果达到最大重量,到50—60天,种子和荚果可充分成熟。荚果的果皮中纤维较多,因此收嫩荚作蔬菜应在开花后20天以前摘收。干枯的荚常自行裂开落粒,要注意适时收获。播种出苗后约100天内,须根、根瘤随着叶面积的增加成比例生长,随后根开始膨大形成贮藏淀粉的块根。若水、肥、光、温适宜和管理良好,能促进营养生长和块根长大。生产块根的品种在种植后6个月,根系的干重仍然增加。根瘤在种后3个月干重一般不再增加。通常在第7—8个月时地上的茎叶开绐衰老,即可收获块根。如果不及时收获,条件适宜时,这些块根可能再出新芽。

四棱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那么严格,各种土壤都可以生长。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它不耐水淹、不宜在重盐和过酸的土壤中种植,也忌过分粘重板结的土壤,在粘土壤中块根生长不良,块根小,食昧也不好。由于四棱豆根瘤发达,固氮能力强,可在缺氮的土壤种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四棱豆常作为新垦荒地的先锋作物。

提得很好。四棱豆是原生长在南纬100C和北纬200C之间的热带作物,喜高温多湿条件和短日照环境。四棱豆种子发芽适宜温度在240C左右,生长和开花最适宜的温度在20—250C。在生长初期的20—28天中对日照敏感,这期间用短日照处理能提早开花结荚,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适度高温和短日照是完成发育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开花的重要因素。连续日温高于320C或低于180C,即使在短日照下,也难开花。因此世界各地种植四棱豆,多在夏季种植,生长发育主要在夏秋二季。我国四棱豆虽然在2— 8月均可播种,但一般在3月份开始,露地播种期可在3—6月(气温以20℃为宜),7月份以后开花结荚,8—11月份结荚采收,若在冬季气候温暖地区可延续到第二年春季。

对,四棱豆的种子较大,百粒重通常达25—50克。比一般大豆还大。种子圆滑光亮,种壳较硬,干种子直接播种难发芽,出苗不齐。必须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具体技术有这么三项,即选种、晒种与浸种催芽。选种就是选择粒大、饱满、色泽好无损伤并具有本品种特征整齐一致的种子,淘汰伪、劣破损种子和杂物,做到种子纯净、饱满、整齐、发芽力强。晒种就是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1—2天,杀灭种皮上病菌,激活酶的活性,提高发芽率。晒种时要薄摊多翻,受热均匀。浸种就是用冷水浸种2— 3天,浸种期间每天至少换一次水。接着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28—30℃,对不发芽的种子可用小刀划破种皮或用沙纸将种皮擦破,再浸1—2天继续催芽,待发芽整齐后播种。通过浸种催芽后再播种能确保出苗快,出苗整齐。也有的只将种子晒1—2天,然后用清水或30—40℃热水浸种2—3天,每天换水1—2 次,待种子吸水膨胀后取出沥干立即抢墒播种。未能发胀的种子再反复浸种。据调查,经过浸种处理的种子,播后6—7天便能普遍发芽,未经浸种处理的种子播后 20天发芽率才达46%。可见浸种对四棱豆出苗全苗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千万要注意。

四棱豆的种植方法除单种外,还常与矮生作物如花生、西瓜、土豆、甘薯及春玉米、幼龄果树等作物间作套种,也可以与黄瓜、春大豆、春马铃薯等作物轮作,还可以在房前屋后庭院种植,零星栽培。四棱豆与玉米、矮生作物等间作套种,还未形成一种比较规范的格式,都是随意安排,种植四棱豆的地方可以摸索探讨,创造比较科学的间作套种方式。四棱豆的轮作,目前只有在国外有较正规的轮作制度,如:水稻—四棱豆—甘蔗;四棱豆—芝麻—水稻—四棱豆;甘薯—四棱豆;四棱豆—马铃薯等。

四棱豆的种植密度因地区、品种及主要收获目的而异。晚熟品种,肥沃地种植及以收获嫩荚和干豆为目的时宜稀;反之早熟品种、矮生型品种,瘠薄地种植及以收获块根为目的时宜密。四棱豆因生育期较长,主要为蔓生型品种,蔓长3—4米,植株生长旺盛,花期也较长,需要较大的营养面积与光合面积,总的要求是种植密度宜稀,一般每亩1千到2千株为宜,行距一般在60—100厘米,株距50—70厘米。收种子为主要目的时,行株距可用60厘米×60厘米;主要收获嫩荚时,行距可用60—100厘米,株距50—70厘米;主要收获块根时,垅宽可为60厘米,垅高 20—25厘米,株距7.5—15厘米。近几年四川省南充南生科研所与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合作研究,在南充采用稀植种植技术,四棱豆与花生、西瓜、辣椒、甘薯等矮生作物间套时,按行距2 m,株距0.5 m,每亩定植700株左右配合合理的种植技术获得亩产鲜荚1000kg、种子和薯块各100 kg的较高产量,效益显著。

四棱豆的高产栽培,首先必须选用优良高产品种,这是前提,品种不良,增

产潜力不大,再好的栽培措施,增产增效的幅度也有限。有了优良品种,加上先进栽培技术,良种良法,自然高产。高产技术目前主要有这么几条:一、选地、整地与施肥:因为四棱豆根系发达,主根可深达180厘米,侧根根幅40—50厘米,主要分布在15—20厘米的耕作层内,一年生植株便可形成块根。主侧根上均有根瘤,根瘤多,固氮能力较强,但生长前期根瘤还未形成或形成很少时,需要较多的氮、磷肥,开花以后需要磷钾肥。因此需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种植,并精细整地,整地时翻耕24—30厘米,结合亩施腐熟的有机厩肥3000—5000公斤,配合施用磷、钾肥各60 公斤作底肥。耕后整地作畦,畦高30厘米,畦宽100—200厘米。我国北方雨水偏少,土层深厚、疏松地块可低畦或平畦。二、适时播种、抓好播种质量:四棱豆因种壳坚硬,发芽困难,播种前要晒种1—2天,然后进行种子消毒、浸种与摧芽,待芽齐后播种。播种深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如果育苗移栽,先要做好苗床,然后在苗床上开沟播种。将粒选的种子,按行距14~17厘米,穴距7—10厘米,开沟穴播,播种后盖3厘米左右的土杂肥。4—6叶时移栽,起苗时,让子叶随苗带入大田。播种期依各地气温条件而定,如湖南南部山区一般在五月下旬播种,而平原地区应在四月中、下旬播种;广东、云南省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大田直播每亩1000—2000穴,每穴播种子2粒,定苗时每穴留苗1株。育苗移栽的高产田,每穴移栽苗1株。三、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分为苗期、抽藤期、现蕾开花结荚期三段,时期不同,管理重点各异。

苗期管理,主攻齐苗壮苗,措施是:(1)播种后1周以后,进行查苗补苗,确保全苗。(2)出苗后的头一个月内,气温较低,幼苗生长缓慢,要结合除草进行1—2次浅中耕,防止草荒,提高地温并保墒。(3)幼苗6片叶以前,根瘤未形成,7—8片叶时,虽有根瘤,但根瘤少而小,固氮能力弱,要视地情追施氮肥1—2次,每亩每次施尿素5— 7.5公斤。要注意促三类苗,达到平衡生长。(4)及时搭架,出苗后30—40天,尤其是赶上雨季降临时,幼苗生长迅速,节间显著伸长,进入抽藤期,要及时立支架或搭棚架,让植株攀缓生长,扩大结荚面,减少病虫害。利于通风透光,方便人工作业。根据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测定,搭架植株种子产量比自然爬地生长的高2倍以上。

抽藤期管理,此期工作是促使幼苗早分枝、快分枝,早现蕾。具体做法是:(1)幼苗8—10叶时,全部打顶,促使低节位分枝。(2)抽藤期根系生长迅速,应深中耕1—2次,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瘤形成。在枝叶旺盛生长、封行时,停止中耕,以免伤根。但应培土,培土高度为15—20厘米,以利地下块根形成。(3)抽藤期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都进入旺盛生长期,可结合打顶再追一次肥,以钾肥为主。每亩施氯化钾10— 15公斤、尿素5公斤。

现蕾期与开花结荚期管理,主攻目标是保蕾保花提高结荚率。此期茎叶生长,块根膨大,争夺养分激烈,需要养分多,因此要加强肥水管理。主要措施是:(1)增施磷钾肥,结合浇水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满足早现蕾、早开花的需要。开花盛期,每亩可采用磷酸二氢钾200—250克兑水60公斤进行叶面施肥或喷叶肥“宝力丰”、“雷力”等。(2)适时灌水,及时排涝。四棱豆喜湿润,需要经常浇水,尤其在开花结荚期要保持田间土壤湿润,满足茎叶生长、块根膨大和开花结荚的水份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但又怕涝,雨季应及时排水防涝,以免烂根和落花落荚。(3)及时除去第2、3次无效分枝和生长过旺叶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提高结荚率。(4)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要及时防治豆荚螟。

四棱豆病虫害较少,尤其少量栽培时病虫害不严重。主要有病毒病、蚜虫、红蜘蛛和豆荚螟等。较常见的是花叶型病毒病,感病植株叶片皱缩,严重发生时植株开花少,甚至不能结荚。防治方法是:(1)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排水防涝,增强植株长势,提高四棱豆抗病能力;(2)及时搭架、除去徒长枝和生长过旺叶片等,改善田间通光条件,改善田间小气候,控制发病环境。(3)早期拔除病株、剪去感病枝叶,减少蚜虫传毒机会。(4)治蚜防病,消灭病毒病源。选用一些治蚜虫的药剂在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喷施。重点喷叶背面,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为了防止害虫的抗药性,可几种杀虫剂轮换喷杀。

如果收获四棱豆嫩荚作蔬菜食用,以豆荚手掐较软,由黄绿色开始转为翠绿色时,采摘为宜。即在四棱豆开花后12—15天,嫩荚长到10—15厘米,豆荚色绿柔软,尚未木质化时分批采摘,荚充分成长后纤维太多,影响菜用品质。若是采收种子,需在豆荚完全成熟,荚色变褐或黑时分批收摘,采后摊晒脱粒,晒干贮藏。豆荚收完后挖收块根食用,或洗净切片,晒干贮藏。

贵州苗族饮食多以酸辣咸为主,源于贵州苗族传统饮食风俗,由贵州经济、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碰撞而成。以下便是我为大家所带来的贵州苗族的饮食 文化 ,希望各位会喜欢!

贵州苗族的饮食文化习俗

 苗族喜爱用盐和茶油。贵州一带苗民多吃酸辣汤菜。烹调 方法 多为煮或烤。因历史上受缺盐之苦,好腿酸菜。坛腿酸菜就有2O多种,例如盐酸、糟辣、酸辣等。以各种蔬菜、辣椒、糯米为主料胸制的酸菜,可生吃,也可熟食。酸场煮鱼是苗家风味名菜,就是用酸汤煮制鲜鲤鱼。云南一带喜欢用嫩玉米或竹笋壳加米汤放坛中捂酸成酸汤,用酸汤煮鱼伞肉,或与辣椒、盐一起泡饭吃,开胃助消化。贵州南人善将鱼或肉腊制或掩制。喜欢做酸鱼或酸肉。据说苗家常以膨酸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家庭的富足情况。胸鱼是将鲜鱼剖洗净,揉进盐、辣椒粉,烘烤至半干,密封坛中发酵,食用时清蒸。香茅草烤鱼也很有名,将巴掌大的鲜鱼剖洗净,用葱、姜、蒜、辣椒、花椒、油、盐等调成酱状物,塞入鱼腹,外裹香茅草,文火烘烤而成,皮黄骨酥,别有风味。湖南苗家年节吃肉食品多分部位烹任,例如头、爪做一碗,肝、舌、肥肉、瘦肉各做一碗等等。云南一带苗家吃狗时,先将狗用棒敲死,用火烧掉毛。用狗胆拌狗肝吃,狗肚子、肺、肠子煮制后剁细与狗血一起炒,拌入薄荷吃。狗肉要先在土里埋1个小时去掉腥味再煮制。杀了羊后,吃法与狗的相似。鲜羊血往往拌入熟肝、肚、肠及作料生吃。苗族大多会制做辣椒骨,既可佐餐,也可做调料。其做法是以猪骨头、辣椒、姜、盐、米酒等青烂发酵而成。鲜辣甜酥,香味趋郁。

 苗家还擅于制做豆鼓、豆腐、灌肠、面酱等。好吃火锅,每有佳品,必架起小锅,放进蔬菜、肉、豆腐等,边涮边蘸辣椒盐水吃。

 采集野生植物也是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例如野汉菜、野辣椒、牛百头菜、马蹄菜、毕蛇菜、野三七、多根、野墓头、养菜、鸡窝菜等或煮或炒,可单吃也可与肉一起煮制。苗家日常好饮生水,据说是嗜辣太甚,生水可解体内火毒。或饮酸菜汤泡井水。爱饮酒。一般家庭能自制酒曲。用糯米、玉米、高梁等酿出甜米酒、泡酒、烧酒、窖酒。

 茶是苗族人待客的饮料,茶的种类也很多。湘西苗家多用油茶待客。做法是把五米、黄豆、蚕豆、红薯片、麦粉团、芝麻、糯米分别炒熟,用茶油炸一下,存放起来。客人到来,将各种炸品及盐、蒜、胡椒粉放入碗中,用沸茶水冲开。客人必须连喝4碗。有的地方是另一种做法,即把油、盐、姜、莱同炒,再加水煮沸,滤出渣滓,然后在碗内放玉米、黄豆、花生、米花、糯米饭、豆角、红薯丁、葱、蒜、胡椒粉等,冲入沸茶水。不但喝茶,还要唱茶歌。喝茶时,如果客人不想喝了,就把一根筷子架在碗上即可,否则主人会一直请你喝下去。湖南绥宁县一带苗家多请客人喝?万花茶?。用冬瓜、桔子、南瓜一类的瓜果雕成花、鸟、禽、鱼等形状,经过数道工序制成香、脆、甜的食物。饮用时,取几块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待客时,男女客人分开吃。长者先开杯,佳肴必先敬客。吃鸡时,鸡翅敬客人,鸡头归长者,鸡爪归小孩吃。一家之客也是全寨之客,各家争相宴请。用牛角盛酒敬客,是隆重的待客方式。遇到过苗年一类的盛大节日,主寨方家家户户都做迎客准备,将酒放到芦望场或铜鼓坪上,把客人拥到寨里,由两人举牛角劝饮,鼓乐齐鸣,客人要一饮而尽。客人进家门时要饮?进门酒?,入席时要饮?转转酒?、?劝杯酒?、?双杯酒?等,还要唱助酒歌。桂北地区苗家待客更热情,若客人赶上田头烤鱼尝鲜时,分给你的食物必须吃完,不得求助别人,吃到肚胀后才开始喝酒,敬酒必敬肉,看着客人欲咽不下,欲吐不能的狼狈样,人们会?呜依、呜依?的叫(意思是?好啊?)。

  春节 是苗族最大的节日, 除夕 晚祭祖前要先用一碗饭喂狗。吃饭时不能用汤泡饭吃,认为这样来年会遭水灾。正月十五又称猪头节,杀年猪留下的猪头这时吃。八月尝新米节。山区风多易发生火灾,每年夏季过?砍火星节?。过劳年各地日期不一,多数人农历正月过,有的在收获粮食后过,称过年为?吃年?,食品极为丰富。贵州中部地区苗家每年三月至六月过 捕鱼 节。另外每年 小暑 前的辰日至小暑后的已日是湘西苗族的封斋日,这其间,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降灾祸,但猪、牛、羊肉仍可食。过年的时候苗家人就会自发的聚在一起,把一年的收成当成祭品来祭拜祖先,感谢在过去的一年由于得到祖先的保佑才能得到大丰收,同时也祁求上苍,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让粮食大丰收,也方便物品互换!这是几百年来苗族同胞不变的风俗。

 最值得一提的苗族习俗是杀年猪。猪肉一般都会拿来腊,猪肠拿来做腊肠,留作第二年的食物,而 其它 下水会拿来做为过年吃的食品,猪的骨头拿来做辣椒骨,因为苗家人居住的地方很高,每天都要劳动,所以不能经常下上购置食品,辣椒骨就成为各家各户家里必备的食品,他们的 菜谱 也很简单,一个大锅,里面放的全是自家种的蔬菜,全是用水煮,没什么油水,旁边就放着一大碗辣椒骨,也就当做是蘸点荤了吧!很是开胃。

贵州苗族的饮食文化特点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做法是将酸汤加水、食盐煮沸,取鲜活鱼去苦胆,入酸汤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汤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腌鱼是苗族的传统佳肴。方法是将鲜鱼剖开,去内脏,抹上盐、辣椒粉,放火上方焙烤至半干,然后人坛密封.食时取出蒸熟。此鱼具有骨酥,咸辣适度,清香可口的特点。

 苗族人还喜欢制作豆腐、豆豉,加工猪灌肠、血豆腐等。爱吃火锅。苗家男女都喜欢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酿酒。他们自制酒籼,用土产的糯米、包谷、高粱等酿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烧酒、窖酒等。

贵州苗族的饮食禁忌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 饲养 ,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苗族的禁忌,据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产忌: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会被认为延长产期。

 农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 立春 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丧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才。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上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看了贵州苗族的饮食文化的人还看:

1. 巴马的饮食文化

2. 关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哪些

3. 桂林龙脊梯田有什么好吃的美食

4. 桂林各个景点的导游词5篇

5. 桂林导游词开场白大全

6. 浅谈饮食文化特色旅游

7. 广西有哪些水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50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