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信企业精神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9:42:58
字号: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在新的起点上,强化发展措施,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了新的跨越。

吉林农信企业精神是什么

一是在发展理念上,由政策性支农向商业化支农转变。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服务领域的拓展,由单一的支农服务,不断向全社会提供金融服务延伸。在坚持“三农”服务方向不变、“三农”市场不丢的前提下,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按市场规律办事,以防范风险为前提,以客户为中心,以满足客户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为手段,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转变。根据市场有效需求和经营管理能力,合理确定贷款投放规模,把工作中心和着力点放到高质量发展上,放在提高综合能力和竞争实力上。严把贷款投放质量关。借鉴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成熟经验,逐步集中贷款发放管理权限,中小企业等非农贷款由县联社审批发放,基层信用社只发放农业贷款,逐步解决贷款审批权限过于分散的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凡是新增贷款严格执行不良率和损失率控制,对因道德风险和工作失职造成贷款损失的,一律严惩不贷。加快达标升级步伐,制定达标升级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切实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大风险拨备提取力度,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强化监督约束,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经营品质。

三是在经营收益上,由高成本、高收益向低成本、高收益转变。通过精品网点建设、强化优质服务、对公客户营销、压缩存款绩效等方式大力降低资金成本。加强机构网点整合,特别是加强接收城市信用社的城区网点和撤乡并镇的农村网点的整合,降低管理成本。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最大限度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四是在经营管理上,由传统经营方式向流程化管理转变。从规范基础工作入手,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入手,从规范操作入手,从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入手,强化监督约束,逐步建立按章办事、管理科学、严谨有序的管理体制,实现用制度管人、用现代化手段管人。建立以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妥善处理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规范履职行为。细化贷款品种,推行贷款精细化管理,实现按用途授信,按限额管理。

五是在管理方式上,由统一管理模式向差异化管理转变。在对下管理指导上,一方面,根据各地的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差别授权、差别授信,体现管理的差异化。另一方面,在贯彻上级的指导精神上,既强化政令统一,强化执行,同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执行。

六是在能力建设上,由落实执行型干部向开拓创新型干部转变。大力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通过自我学习、学历教育、业务培训、岗位锻炼等方式,实现由适应型到专家型的转变。

七是在业务品种上,由传统的结算业务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转变。在严控风险的情况下,逐步开办票据、理财、银行卡、外汇等现代金融服务品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服务中提升品牌,树立形象。加大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力度,为开展新业务提供人才保证。完善和规范操作流程,规避和防范风险。

八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由形似向神似转变。在巩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把企业文化的工作重点由视觉文化、服务文化向理念文化转移。建立长效机制,把企业文化的要求具体化、制度化。加强教育、宣传和引导,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认可度,提高广大干部员工践行企业文化的自觉性和内动力。强化约束,持之以恒,不断推动企业文化由被动到自觉、由勉强到习惯的转变、由形似到神似的转变,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打造和形成永世传承的企业精神

吉林省农博会2022年时间是8月18日至8月27日,地点是长春市净月大街4775号。

本届展会以“发展智慧农业、引领产业发展、增强交易功能、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共设计“品牌展销与设施装备、产业示范与科普教育、经贸论坛与赛事活动”三大板块38项展示与活动内容,力求通过“智慧展览、宣传展示、示范引领、交易服务、经贸交流、科普教育、文化惠民、观光休闲”等内容的配置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展会在宣扬时代精神、促进“三农”工作、增进农产品交易、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47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