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丨新零售:到底是谁在干掉传统菜市场?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9:23:34
字号:

你有多久没进过菜市场?

028丨新零售:到底是谁在干掉传统菜市场?

有多久没有踩过一地的菜叶?

有多久没有闻见菜市场独有的腥味儿?

又有多久没听见过嘈杂的叫卖声和大妈们的讨价还价了?

(菜市场,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缩影,但它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减少! )

在北京,曾并称为京城四大菜市场的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和朝内菜市场相继关闭或迁移;

在上海,2017年3月,百年菜场唐家湾菜场正式与市民“说再见”;

2018年6月底,杨家桥菜场告别历史舞台;

2019年2月底普陀高陵路菜场关闭 ,3月底,普陀区永昌新湖菜市场关闭;

湖北武汉,历经风雨62年、菜价最便宜的黄浦菜场,2014年4月被关停!

那到底是谁在干掉菜市场?

01.商场超市在围堵菜市场!

以武汉为例。商超行业,武汉诞生了4家国有上市公司,鄂武商、中百集团、武汉中商、汉商集团。除武汉本土商超以外,沃尔玛、大润发、家乐福、麦德龙等大型商超也进军武汉。

截至2018年,武商旗下拥有10家购物中心,76家超市;

中百集团连锁门店已达1255家,其中,中百仓储179家(包括武汉市内的78家、湖北省内除武汉的71家和重庆市的30家),其他业态还包括中百便民超市,和罗森合作的“中百罗森便利店”等。

截至目前,中商旗下有23家中商平价,沃尔玛在武汉有17家门店,家乐福在武汉有7家门店。

从大的购物环境上看,商超的整个环境井然有序、干净整洁,定时有工作人员清理地面,商品摆放整齐给人一种舒适的购物体验。

从商品本身看,超市的蔬菜新鲜,生鲜多经过净加工,每个区域有工作人员分类整理,过夜的蔬菜生鲜会及时处理,肉类也是单独成份包装放在冰柜,和菜市场悬挂在竹竿上的肉对比鲜明。

相较于菜市场来说,大型商超里日用百货、锅碗瓢盆、蔬菜生鲜一应俱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菜市场,但菜品价格相比菜市场会略高一些。

02.互联网在打劫菜市场!

目前,美家买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松鼠买菜、考拉买菜等互联网买菜小程序(或app)已经较为成熟。记者随机访问了几个常在网上买菜的年轻人,他们表示虽然选购的时候不能亲眼见到、亲手挑选,但网上购买胜在方便快捷。

除上述各家都以“买菜”为名,其他如兴盛优选、食享会、十荟团等社区团购平台也是生鲜网络零售市场上最重要的玩家之一,它们或者自身就有便利店,或者与社区里的便利店、菜鸟驿站合作,或者用小区居民做团长和提货点,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靠近消费者。

而每日优鲜、美团买菜、叮咚买菜、京东到家这样的平台,则直接送货上门,在效率上争取做到极致,俘获了大批时间敏感型用户:每日优鲜,消费者可自行选择包裹送达时间;美团买菜是0元起送、免费配送、最快30分钟送达,配送范围为服务站点周边2公里内;叮咚买菜同样是29分钟送达,0元起送,0配送费;京东到家是1小时到达。

当消费者可以不出门就能选购所有需要的食材,不需要讨价还价,不需要自己提回家或者从很远的菜市场改成从小区附近提回家,随时需要随时下单的时候,菜市场正在变的很难被想起。

03.社区生鲜在拦截菜市场!

社区生鲜店相比菜市场来说更加方便,它们离家更近、品类齐全,并且一般在晚上十点都还在营业中。通常其营业时间会与菜场错开,它们并不关注早市,而是更集中解决晚上6点后的需求。

菜市场早上六七点开门,早上的蔬菜是最鲜的,到晚上6点就不剩什么新鲜的菜了,基本完美错过购买力高但时间有限的年轻客群。因此他们的主要目标客户只能是拥有充足购物时间的老年人和家庭主妇。

但是,记者同几个社区生鲜店负责人聊之后发现,许多中老年人也开始倾向于社区生鲜店。

创立于2015年的天鲜配是武汉本地的社区生鲜品牌,门店数40多家;2013年7月,谊品生鲜团队在安徽合肥创业,目前武汉直营门店数40多家,这些玩家正在共同的改变着居民们的消费习惯,缩短着曾强所说的“一定的时间”。

2017年7月成立的本来鲜目前在全国有约400家门店,其中武汉有130家左右。本来鲜副总经理曾强向记者透露,现在社区生鲜店菜品的价格已经低于菜市场,本来鲜单店日均订单数约1500单,客单价约15元,来店购买的人群中超过80%是中老年人。

曾强认为,社区生鲜店和菜市场是互补和竞争的关系,但是竞争高于互补。社区生鲜店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占菜市场的份额,但让用户完全改变消费习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和菜市场相比,社区生鲜店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的需要。

成立于2012年7月的卫斌生鲜超市,现拥有26家门店,是武汉人最熟悉的生鲜品牌之一。一位卫斌生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用户同样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较少。但这位负责人认为,就现在看来,生鲜连锁店对菜市场的影响不大。

此外,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美团旗下的小象生鲜、永辉旗下的超级物种,还有钱大妈、呆萝卜等生鲜店,也在不停的分流着菜市场的份额。

04.外卖平分在布局菜市场!

2019年1月15日,易观发布的《2018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年度盘点》报告显示,2018全年,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达4450.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高达114%,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DCCI发布的《网络外卖服务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9Q1)》显示,从2015年到2018年,网络外卖用户规模增长了2.9亿人,已经达到3.6亿人,网络外卖服务在网民中的使用率高达49.0%。

作为市场的两大外卖巨头,截至目前,美团外卖、饿了么和饿了么星选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4.1%、25%和8.7%。大街上随处可见身着蓝色衣服或者**衣服的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箱子里装着多份饭菜、穿梭在饭店和办公楼之间。

《网络外卖服务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9Q1)》显示,90后用户消费频次较高,34.6%的90后用户平均每周使用网络外卖5次及以上,从网络外卖服务品类来看,50.2%网络外卖用户曾订购过水果生鲜。

05.菜市场自己在干掉菜市场!

提及菜市场,多数人脑子里浮现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各种生鲜、水产、肉类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永远潮湿、遍布碎菜叶的过道……

菜市场存在问题有:

01.商品价格不透明;卖菜老板“看人报菜价”的情况时有发生。

02.短斤缺两;充斥市场的关于菜摊称重器的各类“都市传说”,每天上演。

03.经营者年纪大,文化少,还佛系;摊主多为中年妇女,男性较少,年龄大的,年轻的少!在没有客人的时候,他们大多数的摊主都和手机亲密互动,生意做的非常佛系。

而市场中四处游逛的人,也并不一定是精准的顾客。一位买菜大妈告诉记者,她平常都在附近(相距不超过800米)的谊品生鲜买菜,只有需要的东西特别多的时候才会来菜市场;另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大爷说,现在带孙女,在家里没事,出来逛菜市场也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

陈老师按语:市场不相信眼泪,生意嘛,你不努力自然有人帮你努力!菜市场的湮没,并不是因为消费者不需要买菜,而是不能忍受老式菜场的脏、乱、差,转而用脚投票,支持社区生鲜店,互联网菜店!

不破不立,新零售的春天来了!

首页

新闻

无障碍

获取全网一手热点

打开

实地探访,北京现状如何?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2022年12月23日16:35四川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事件 · 关注北京疫情防控

1.9万阅读

近日,多地感染人数上升。北京作为较早经历了感染人数上升的地区,现状如何?记者实地探访。

疫情下的重症医学科

超负荷运转,一天看数十阳性患者

位于北京的航天中心医院里,重症医学科主任薛晓艳和千千万万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已经“阳过”,但却几乎没怎么休息。她说,现在医疗系统压力很大,作为医务人员必须扛住。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要看四五十个阳性患者。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航天中心医院的重症医学科虽超负荷运转,但也逐步地恢复着工作状态。

多措并举保障民众用药需求

退烧药免费赠送,统筹安排全区药品接令、领取、分发、配送、销售等各环节工作,公布家庭医生团队****为民众就医提供便利周到的服务……在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下,北京多措保障民众用药需求。

·紧缺药品最快速度送达民众

12月22日,记者从北京市丰台区了解到,丰台区迅速成立医药物资应急保障专班,由区领导24小时指挥调度,区市场监管局作为专班牵头部门,一把手负责,由主管局长临时组建5人应急团队,重点瞄准药品流通环节疏通堵点,统筹安排全区药品接令、领取、分发、配送、销售等各环节工作,争分夺秒开启了一场为保障丰台百姓用药的温暖接力赛,让紧缺药品以最快速度到达民众的手中。

12月19日,北京开辟“绿色通道”,各区指定辖区内配送企业对接大型批发企业,加快紧缺药品由生产向零售终端流转。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区属企业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亚捷康立达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了两支“爱心车队”,全力保障丰台区药品的运输和分派。自药品保供工作开展以来,两家企业车队共出动31辆货车和64名司机及装卸工人,全速打通北京到丰台区的药品运输网络,车队全员24小时轮班上岗,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全力保障药品派送分配。

为保障发热及11类症状患者的用药需求,丰台区卫生健康委多措并举,第一时间将丰体方舱医院定位为防疫药品“中转站”,抽调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11名,4小时内将市、区调配的布洛芬一百余万片、连花清瘟四万盒、对乙酰氨基酚数千片等各类热门药品进行分组包装。同时,协调运送车辆10余辆,全力保障药品流转高速、顺畅,6小时内将药品配送至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月15日,为方便群众就医,丰台区丰体方舱发热门诊开诊。门诊全天24小时开诊。主要服务16至65周岁,无基础疾病,非急诊、无有创治疗的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图为一位市民走入方舱发热门诊设施。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规范各类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自2022年12月13日起,区卫生健康委对全区1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家独立法人站开展19种药品使用情况监测上报、数据分析工作。目前全区各级医疗机构的药品储备量均可保障门诊患者就医需求。

在药品派送过程中,丰台区各街镇市场所迅速行动,打通从属地到药店派送的“最后一公里”,全区30个市场所和属地街镇的接力下,更快地配发到属地药店,迅速上架销售,为药品供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丰台区医药物资应急保障专班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扛起保供重担、优化细节服务,提高市级调配医药物资到区速度,加大区级自筹医药物资力度,打通渠道将药品速递到百姓手中,全力保障居民用药需求。

截至12月21日,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连花清瘟、蓝芩口服液等短缺药品已陆续投放到丰台区16家医院、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00余家药店,有效缓解了辖区居民用药的基本需求。

·免费发放退烧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终于到货,不上架销售,只赠送!”“不收钱,全部送了!”……连日来,昌平区市民微信群、朋友圈里传递着一个个免费发放退烧药的好消息。

12月21日晚,北京祝您健康药房天通东苑店最新到货6瓶1000片装对乙酰氨基酚片,药房相关负责人刘保决定拆零分装后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市民,并在第一时间将消息发送至各个微信群。

22日一大早,不断有市民前来领药。“您先用手机把用法用量拍下来,回去之后照着提示口服就行,记住一天最多吃两片……”刘保将6000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分包成一袋10片,在为市民发药的时候,还特意向大家说明用药的注意事项,并嘱咐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退热药说明书或医嘱使用药品,不能盲目服用或多服。

目前,昌平区共有20余家零售药店开展退烧药免费赠送活动。

此外,连日来,昌平区持续加大防疫物资保障供应力度,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建立健全短缺药品常态储备机制。同时,完善药品采购方案,一方面以政府集中采购等方式保供,另一方面鼓励药品零售企业按商业渠道加大紧缺药品的采购量。

截至目前,政府已集中采购并紧急配发了布洛芬、连花清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乙酰氨基酚等急缺药品共计40余万盒、新冠抗原检测试剂195万人份,并迅速部署到各药品零售企业,大大缓解了民众购药难的问题。接下来,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药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药品市场稳定。

·居民在家有“医靠”

“幸亏有家庭医生帮助,让我及时得到诊治。”还在脑梗康复期的汤阿姨,回忆起不久前感染新冠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由于家庭医生帮忙转诊,让她顺利住院,得到了及时治疗。

汤阿姨所指的“家庭医生”,是朝阳区从2017年开始推广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朝阳家庭医生们坚守基层一线、扎根百姓身边,根据群众医疗健康需求提供服务,未病能防、有病能诊、小病能治、大病能转、慢病能管,在疫情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每个团队对接一个社区,及时和社区工作人员保持联络,确保第一时间解决居民的健康需求。”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主任李颖隽介绍,为确保社区服务管理精细化,中心依托网格化管理,以社区为单位提供一对一指导性服务。每个家庭医生团队以3+N模式为基础,即1个全科医生、1个护士、1个防保人员,和若干医技、药学、专科医生等组成,他们平时与居民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建立联系,解答居民购药、用药、就医等健康类咨询。对于辖区内养老院签约的居民,家庭医生还会提供一些针对性服务。

日前,朝阳区对外公布了839个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将最大限度为民众就医提供便利周到的服务。

此外,记者了解到,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得互联网诊疗资质,居民可通过家医签约服务群、拨打电话等方式享受线上问诊服务,在保证安全用药的前提下,家庭医生将开具虚拟处方发送至药房,由药房工作人员携带药品和医保结算设备,为居民送药上门。

朝阳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开通互联网诊疗,可覆盖更多更广人群,医生回应时间、地点也更加及时灵活,能够缓解医疗机构门诊压力,最大程度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务。下一步,朝阳区将持续优化互联网诊疗平台建设,拓展服务模式,推进更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通互联网诊疗,积极开展线上咨询和问诊服务,满足百姓就医需求。

新发地市场节前供应充足

猪肉、蔬菜价格明显回落

“两节”临近,北京新发地市场交易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批发车、采购车络绎不绝,随处可见装货卸货的工人忙碌的身影。经销商都把库房了存入了充足的货物,做好了迎接消费高峰期的准备。

进入12月份以后,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供应进入南方菜、冬储菜、设施大棚菜“三足鼎立”的态势,供应量充足。12月22日,蔬菜上市量为1.85万吨,加权平均价为3.71元每公斤,供应量较大的品类有土豆、洋葱、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大葱、菜花、西红柿、黄瓜等。

北京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蔬菜整体价格降幅较大,拉动价格快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近期批发商和采购商入场交易的积极性明显的增加,交易基本恢复到常态;二是冬季蔬菜开始大量上市,南方产区的蔬菜由于种植面积大,蔬菜长势好,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特别是湖北的白菜、攀枝花的西红柿、聊城的圆茄子、云南的黄瓜、西葫芦等大量的低价的蔬菜运抵北京市场后,拉低了同类蔬菜的价格。

近期,猪肉价格明显回落。12月22日,猪肉的上市量为1841头,加权平均价为21.4元/公斤。猪肉价格明显回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需求疲软,价格下降也未能刺激到消费动力;二是供应充足,原本在10月份该出栏的毛猪由于做二次育肥滞后,和12月出栏的毛猪同时出栏,供应量明显增加,价格混乱并且震荡走低,在一定周期内猪肉的价格将维持在低位运行。

负责人表示,市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防寒御冷,增加了产地泡沫箱的供应量,很多品类直接使用冷藏车,市场内增加棉被供应量,大大降低了低温天气对农产品的损伤。

在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恢复了商品陈列优势,各地特产集中进京,很多都是滋补身体、增强体质的上选之品,受到采购商的普遍欢迎,粮油类、蜂蜜类、菌类产品的销量遥遥领先。

在综合交易大厅,除了牛羊肉一应俱全,豆制品、海鲜、水产、调料等产品也应有尽有,来到新发地市场,可轻松实现一站式购物。

负责人表示,新发地市场大大小小的配送公司开始进入年底忙碌期,每天凌晨两三点便开始了采货、分拣、包装,按客户之需进行分配,有条不紊开展工作。商户们纷纷表示,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两节”期间为首都农产品稳定供应保驾护航。

部分区域堂食不再查验就餐顾客48小时核酸证明

连日来,不少市民向北京日报反映,有些餐馆已彻底放开,不查核酸不扫码,有些餐馆仍在严格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这令大家困惑不已。

12月22日,一些市民在北京市东直门内大街的“簋街”的餐厅享用晚餐。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12月21日,王女士到朝阳双桥万达商场一家面馆就餐。“本来还担心没有48小时核酸证明进不去,结果发现餐馆已经不要求扫码了。”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她常来商场就餐,餐馆店员都会站在门口提示顾客扫码测温,如今逛了一圈,发现不仅不用出示核酸证明,甚至扫不扫码都无人再过问。

北京日报记者发现,从12月20日起,华熙LIVE、六工汇、凯德MALL等商场也纷纷通过网络发布信息,称到商场就餐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北京多家商场堂食不再查核酸”的话题一度登上北京同城热搜。

然而,还有一些市民外出就餐遭遇了完全相反的情况。20日傍晚,北京日报记者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采访了位于朝阳路上的4家餐馆,均要求进店的客人扫健康宝。其中还有一家店需要客人出示48小时核酸证明。

一名因没有48小时核酸证明而无法就餐的市民致电12345热线,咨询堂食的相关政策,得到的回复是,按照规定,进入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幼儿园和中小学、医疗机构住院部、餐饮(堂食)、室内健身等场所和网吧、酒吧、棋牌室、KTV、剧本杀、桑拿洗浴等密闭场所,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一边是绝大多数餐饮企业堂食已经放开,一边却又说需要执行查验核酸证明的政策,把我搞糊涂了,出门前只能先打个电话向餐馆确认一下,很不方便。”市民表示,希望有关堂食的防疫政策能够进一步明晰,统一堂食的标准,方便顾客就餐。

来源:中新社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腾讯新闻,阅读体验更好

广告?

男人身体亏虚,透支!怎么办?点击获取调理亏虚新方法

全部评论

打开腾讯新闻参与讨论

用户6hj1yq1

158

去北京大医院太平间看看,夜里去各大火葬场周边转转,白天再打打他们的业务电话,就知道什么情况了

...

展开

北京网友

12月24日

回复

用户5680539

78

无计划,无规划,无准备,必然有一些人要做出牺牲。

北京网友

12月24日

回复

彻底`灬.

50

报道得真好啊,可是我周边药店都不开,我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弄到药

北京网友

12月24日

回复

Skyfay

45

慢慢在变好,上周平台上订不到菜、买不了药,这周就能买到了,虽然不是想买的药都有,但大多能找到替代的,会越来越好的

...

展开

北京网友

12月23日

回复

腾讯网友

43

我有两个同事新冠死了,都是七十来岁。一个在医院一个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47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