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水果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8:37:50
字号:

水果越来越贵的原因是:天气对水果价格的影响、经销商的抬价、成本价格的上涨。

这几年水果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1、天气对水果价格的影响。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因素会影响水果的价格,但其实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然因素,因为自然因素会影响水果的产量,但水果的产量受到影响时,价格肯定是有变动的。其实从农业生产的整个角度来看,它受天气影响的因素是非常大的。

2、经销商的抬价。今年的水果价格涨得特别厉害,但大多数人将原因归咎在果农上,认为果农赚了不少,但实际上果农并没有赚到什么,即使是今年产量低,市场需求大的情况下,农民也都仍然是处于一个没有赚到钱的状态。

3、成本价格的上涨。刚刚也有说到水果价格上涨,其实是因为水果销售的中间环节,而除了经销商的抬价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果店的经营成本价格也开始上涨,而这一层一层地加价,也就导致了水果价格升到了一个过高的水平上。

水果清洗妙招:

葡萄表面有一层白霜(果粉,是葡萄成熟期自然出现的),把葡萄放在水里面,然后放入两勺面粉或淀粉,不要使劲的去揉它,只需来回倒腾,然后放水里来回地刷筛洗,面粉和淀粉都是有粘性的,它会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给带下来。

平常吃苹果,有许多人喜欢连皮一起吃,许多保鲜技术让苹果表面残留化学物质不易清洗。这里有个小窍门:苹果过水浸湿后,在表皮放一点盐,然后双手握着苹果来回轻轻地搓,这样表面的脏东西很快就能搓干净,然后再用水冲干净,就可以放心吃了。

粮价、猪价在跌,但水果价格却迎来了上涨。

很多朋友到超市一转,发现今年的水果价格可真不便宜。

比如,往年被称为是“杀人橘”的砂糖橘,今年没“杀人”反倒成了“刺客”,刺痛了不少消费者的钱包。

再比如,像苹果啊、梨这些比较常见,季节性也不明显的水果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不少消费者感叹:今年猪肉确实便宜了,但水果咋涨了呢?

咱们先说说苹果。

苹果按说是水果中最常见的了,前两年苹果价格暴跌,直到去年才逐渐回暖,虽然大多数果农仍然不满意,但确实去年的苹果收购价格比前一年高出了约30%左右,也算是有了明显的回暖了。

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正好临近春节,市场消费逐渐有了回暖的预期,但是年前贸易商备货并不积极,还是观望情绪较浓。

而到了年后,市场逐渐回暖,贸易商备货意愿增加,年后产区冷库成交量明显增加,于是拉动苹果现货价格上涨。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数据显示,以最常见的富士苹果为例,截至上周,全国批发市场的富士苹果价格为9.07元/公斤,环比上上周上涨了2.1%,同比则大涨了38.5%。

批发价格走高,到市场零售端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不过,苹果的涨幅再大也远比不上梨。

根据监测数据,截至上周,全国批发市场普通鸭梨的价格为8.18元/公斤,环比上上周上涨了1.7%,同比去年的涨幅则达到了100%。

不止鸭梨,其他品种的梨也均明显上涨,比如皇冠梨、雪花梨等等。

梨价的大幅上涨主要和防疫政策的调整有关,因为众所周知,梨的水分大,并且具有止咳润肺的功效,疫情高峰时梨的需求量倍增,其势头并不亚于黄桃罐头。

需求上涨,自然价格飙升。

随着疫情高峰过去,需求有所回落,但是梨价也并没有马上大跌,这主要是因为价格一旦涨上去,要跌下来也需要时间。

那么,砂糖橘又是怎么变成“刺客”的呢?

砂糖橘曾经也是种植户的香饽饽,最初卖到十几元一斤,妥妥的橘中“贵族”。

但是后来大家跟风盲目种植,不仅产量猛增,质量也参差不齐,于是价格大跌,10元几斤随处可见,不少果农真是赔掉了底,于是“发财橘”就变成了“杀人橘”。

但今年,砂糖橘价格明显上涨了。

尤其是北方地区,砂糖橘价格约在6-7元/斤,相比往年可真是涨了不少。

以前吃砂糖橘都是按箱吃的,现在按斤吃都有点心疼了。

那么,今年的水果为啥突然就变贵了呢?

原因一是普遍减产。

比如砂糖橘,广西地区受寒潮及雨水影响,产量普遍出现了下滑,而梨的产量也略有下降,于是在减产预期下,市场方面也是看涨的。

二是疫情后消费有所恢复。

虽然整体消费仍然恢复有限,但是相比前两年的低谷,也算是触底反弹了。

尤其像春天干燥,梨的需求也会增加。

三则是成本上涨。

这个几乎是各个产业都面临的问题。

油价上涨使得运费增加,人工成本、化肥、农药成本等都在上涨,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零售价上,所以水果价格也就普遍走高。

不过水果毕竟不是刚需消费,就像砂糖橘,便宜时就多吃点,贵了就少吃点,或者也可以不吃。

以前消费者买水果挑爱吃的买,现在则是挑便宜的买,哪个便宜就吃哪个,都不便宜也可以不吃。

所以虽然水果价格涨了,但预计持续上涨的几率不大,毕竟没有那么大的消费支撑。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46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