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特产有威县三白西瓜、焖饼、黑家饺子、富岗苹果、滏河贡白菜。
1、威县三白西瓜,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威县三白西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焖饼是河北邢台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清香可口,美味无比。邢台焖饼是采取焖的工艺,对烙饼丝进行烹饪的美食,主要发源于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3、黑家饺子,河北小吃,清真风味,邢台地区著名小吃。此饺馅选羊的后座、上脑、通脊三个部位肉和小磨香油拌制,饺子面皮大小均匀,厚薄一致,包好的饺子,“两面肚”没有阴阳面和双皮现象,馅肥嫩爽口,深受欢迎。
4、富岗苹果,河北省内丘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1年03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富岗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12月2富岗苹果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5、滏河贡白菜,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2年5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滏河贡白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滏河贡白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富岗苹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黑家饺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邢台焖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威县三白西瓜
推动县域农业产业化“三农”成效
1、永德芒果。芒果水果之王,适性于亚热带的木本水果,永德县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主产区之一,丰富的热区资源,给芒果生长带来了有利条件。永德县芒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三百多年前有了人工栽培。
2、凤庆滇红茶。凤庆是滇红茶的诞生地,滇红工夫茶于1939年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凤庆是大叶茶发源地,适合生产红茶和普洱茶。从上世纪40年代起当地生产的“滇红”就出口英美等国,产品包括滇红功夫茶、滇红碎茶等,曾先后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中国名茶、国家外事礼茶等荣誉称号,1986年集团生产的滇红茶被当作国礼赠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3、博尚菜籽油。博尚菜籽油油菜是临翔的一个传统产业,博尚山多川少,大部分油菜基地位于山地,具备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雨水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的独特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菜籽正常生长。
4、云县白花木瓜。云县白花木瓜是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的特产。云县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挂果早、果实大、香味浓郁、产量高、果肉肥厚、细腻、无渣等特点,其营养成分优于其他品种木瓜,是独具历史渊源和发展历史的特色农产品。
5、旺子米线
地处滇西横断山脉中部澜沧江畔的彩云之乡云县,具有优越地自然条件和独特地区位优势。勤劳、善良地云县人有喜好吃米线的习惯,其传统小吃“旺子米线”,是云县众多小吃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6、凤庆腊肉。在凤庆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腊肉是很多地方都有的美味,而其中最具独特风味的是凤庆腊肉。凤庆腊肉味道浓香爽口,尤其是猪腿肉,比外地其它的烟熏肉要好吃得多,可以说是临沧市凤庆县的特产之一。
7、粑粑卷。粑粑卷粑粑卷是凤庆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制作原料主要有豌豆粉、“锅粑”、饵块,其中以豌豆粉为主,配以辣椒、草果、茴香等佐料,掺水搅拌成糊状,当地人称为“豌豆粉”或“稀豆粉”。
8、涌宝冬萝卜。涌宝冬萝卜在云县说起萝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涌宝冬萝卜,它既是蔬菜,又是水果,有水果萝卜的俗称。涌宝的冬萝卜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是物美价廉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最大的优点是“个大、皮薄、白嫩、甜脆、多水”,常吃有:行气、消谷、和中、去痰、利大小便等功效,此外,生食可止渴宽中,煮食可化痰消导。
9、滇红。云南红茶又称滇红,以滋味浓锐、香气馥郁为特色,畅销中外。主要产于临沧、保山、西双版纳等地、州。云南红茶有滇红功夫茶和红碎茶。滇红功夫茶的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色泽乌润,汤色红艳,香气馥郁,滋味醇浓,条索均匀,外形美观。滇红碎茶是1964年按照国际品质规格的要求生产的碎型红茶,如在其中加上牛奶和糖料,乃是上等的营养饮品,目前畅销欧美、日本、中东等地。
10、临翔茶叶。临翔茶叶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覆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
推动县域农业产业化“三农”成效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召开,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副总经理在大会农产品期货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表示,郑商所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县域农业产业化及产业融合,加快传统农业升级改造,拓展延伸产业链,强化县域产业集聚功能,提升服务“三农”成效。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作为重要的期货品种类型,在稳定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郑商所是新中国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从农产品期货起家,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重中之重,已上市涉农期货品种15个、期权品种5个,产品数量国内最多,覆盖粮、棉、油、糖、果及农资领域,并且多数主产区位于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是当地的重点产业。
郑商所通过持续探索,形成了一些期货服务“三农”的创新模式,涌现出甘肃静宁县、新疆麦盖提县、河南桐柏县,以及中农控股、中粮油脂、好想你等一批代表性县域和企业。
郑商所积极推广“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探索出从分散试点到县域覆盖的新模式,通过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对接引入财政资金、强化项目组织保障。
围绕苹果、红枣、白糖等品种,分别在甘肃静宁、陕西延长、新疆麦盖提、广西罗城等多个主产县持续推广,取得明显成效,甘肃省政府已将苹果“保险+期货”纳入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范畴。
郑商所还在促进县域农业产业标准化转型方面作出贡献。
期货合约及交割品的标准化特质,可作为推动标准化生产、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能够引导企业提升经营规范化程度,促进标准化分级和优质优价,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苹果、红枣都是中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许多主产县围绕期货交割,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促进当地就业和产业链增值,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
在带动县域产业链集聚发展方面,期货交割库是期现结合的支撑点,能够辐射带动相关行业集聚发展。
以位于河南汤阴县的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例,郑商所围绕尿素、纯碱、铁合金等品种布局了大体量的期货交割库,辐射了2500万吨的化肥生产能力和1500万吨的化肥消费能力,并成为西北地区纯碱、铁合金销往华北地区的重要中转集散地,当地仓储、物流、金融等配套产业发展也明显加快。
郑商所始终坚持“市场优先”,“因品施策”探索特色化、差异化服务,把期货的定价、风险对冲功能嵌入到企业经营和产业循环中,拓展期货价格应用场景,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农业循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