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前身是豆浆,大家都知道豆浆是液体,豆腐是固体,从液体变成固体都因为点了卤水。豆浆是蛋白质的胶体溶液,聚不到一块儿,只有借助卤水才能使豆蛋白质团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豆腐脑。将豆腐脑放到透水纱布挤压出水分,然后将包袱放到木质磨具里挤压一段时间这就形成了豆腐。卤水有盐水卤、石膏卤等。
卤水和石膏都是电解质,所谓“点”豆腐,就是在蛋白质胶体中加入足够的电解质,用电解质中带正电荷的钙镁离子中和掉蛋白质胶粒所带的负电荷。由于蛋白质分子间没有了静电斥力,分散的蛋白质胶粒就聚集沉降下来,成为豆花。这个过程被称作“胶体聚沉”,这个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属于物理过程。
卤水和石膏能“点”豆腐,同理,其它的电解质,如食盐、酿造白醋等也都能“点”豆腐。但是用食盐来“点”豆腐,由于味道太咸,一般无法食用。初次使用酿造白醋,以后可以用豆腐沥出的浆水发酵来“点”豆腐,这样的豆腐叫酸浆豆腐。酸浆豆腐没有任何添加剂和化学物质,可以说是“原汤做原食”,是最放心的绿色豆腐。
在豆浆中加入卤水,豆浆中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就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压制成型,就成了豆腐。这就是老话说的“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豆腐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和维生素E,且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例和动物蛋白相似,属于优质蛋白质。
另外豆腐中还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有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有利于降低女性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挑选豆腐时,颜色微黄、稍有光泽,有豆香味且有弹性的豆腐品质较好。不立刻食用的豆腐,放入冰箱低温保存,可存放两天左右;也可以放在加有少许食盐的冷水盆中,置于通风阴凉处,可存放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