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特产如下:
1、黄陂荸荠
黄陂荸荠生产地域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这里所产黄陂荸荠具有球茎扁圆、脐平,表皮枣红色,肉脆色白、汁多渣少及味甜等,纵径≥2.0cm,横径≥4cm,单个球茎重≥20g。黄陂区处于江汉河湖水网的边缘地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水利资源丰富。
2、蔡甸莲藕
蔡甸莲藕,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特产,具有独特品质,不仅莲藕外观通长肥硕、质细白嫩、藕丝绵长,而且口味香甜、生脆少渣、极富营养。蔡甸城关建镇于晋,莲花湖环抱古镇,湖水清澈,湖泥肥沃,由于汉江多次改道,洪水泛滥,矿物质淤积。
3、蔡甸藜蒿
蔡甸藜蒿,主产区在武汉市蔡甸区。藜蒿学名狭叶艾,又名芦蒿、柳蒿、水蒿、青艾等。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藜蒿气味甘甜无毒。
4、梁子湖大河蟹
武汉梁子湖大河蟹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养殖区域北边较为平坦,南边多丘陵,通过灌口闸与长江相通。兼有北、中亚热带的气候特点。
5、黄陂荆蜜
黄陂荆蜜,为中国四大名蜜之一,荆蜜源自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主要野生植物荆条花,主产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带为主的木兰生态旅游区。黄陂荆蜜,为荆花蜜,呈浅琥珀色,结晶纯白,细腻,味道芳香,甜而不腻,品质纯正,在蜜中属上品。
6、江夏子莲
江夏子莲使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特产。江夏子莲鲜莲蓬扁平型、绿色,心皮数25~32个,结实率75%以上。鲜莲子卵圆形、绿色,肉乳白、气味清香、味甜、芯苦涩。磨皮白莲近圆形、浅黄白色、百粒重量90~110g。
7、法泗大米
法泗大米历史悠久,始于唐开元以前。法泗大米蒸煮时有自然的清香味,米饭口感润滑细腻、清香味绵、粘性适中、适口性好,米饭表面有油光润泽,凉后不回生。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桂子山、金水河流域一带,土地肥沃,雨量适宜。
8、李集香葱
李集香葱产于武汉市新洲区,李集香葱因独具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融合现代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生产的李集香葱,植株丛生直立,株高30-35厘米。葱叶为中空细管状,长23-26厘米,横径0.3-0.4厘米,葱白较短,长3-5厘米,近根部渐粗,鳞茎膨大不明显。
9、汉南甜玉米
汉南的鲜食甜玉米堪称'中国一绝',富含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等,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含糖量高达20%,是常规品种玉米的1倍左右,比西瓜还要甜。汉南甜玉米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邓南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10、黄陂脉地湾萝卜
武汉市黄陂区是华中地区蔬菜优势产区之一,地处我区南北过渡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既拥温光水之盛,又兼昼夜温差较大之利。土质疏松、肥沃,灰黑色,黄陂脉地湾萝卜种植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黄陂脉地湾萝卜独特的品质特征。
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东临团风县,西接黄陂区,南与青山隔江相望,北枕大别山,与红安县、麻城市交错毗邻。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一江两湖三河四岗”呈“川”字形排列。全区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182公顷,山林14.3万亩。境内年降雨量1240毫米左右,无霜期25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6.4摄氏度。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防洪抗旱排涝等水利设施齐全。全区户籍总人口956872人,其中,农业人口744814人,非农业人口212058人,有汉、回、土家、苗、壮、朝鲜等23个民族。区辖9个街道、3个镇、2个国营农场、1个开发区、1个风景旅游区;4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49个村民委员会。
新洲地理区位优越。背后有武汉大市场为依托,前面有鄂东大农村为腹地,既是武汉辐射鄂东的前沿阵地,也是鄂东地区抢占武汉大市场的扼喉要道。南有长江黄金水道,深水岸线长达42公里,拥有长江中游最大的深水港口阳逻新港,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以上巨轮。大广、武英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夹境而过,境内设有京九铁路新洲站,汉口机场,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初步形成。
新洲能源电力充足。丹江、白莲河输电网在新洲交汇;境内有中国华能公司控股、华中规模最大、设计容量360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240万千瓦的武汉华能发电有限公司;有已正式投入使用的年中转液化气25万吨、成品油50万吨的天发油气库,以及中南石油公司油库、湖北省6714油库等一批规模较大的能源基地。
新洲农业资源丰富。境内一江、两湖、三河,小型湖泊、塘堰星罗棋布,水域总面积52万亩,适宜于发展多种淡水养殖及垂钓、水上游乐等相关产业;耕地大部分为冲积平原,有无公害蔬菜基地10万亩、蔬菜一季园13万亩,适宜于发展设施农业以及蔬菜加工、保鲜、储运产业;有意杨基地10万亩、低效林地20万亩,适宜于发展木芯板加工及低效林综合开发。汪集土鸡汤、李集小香葱、徐古鲜蘑菇、新洲黄颡鱼“四个楚天第一”特色农业产品规模日益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合作开发前景广阔。
新洲人文资源丰厚。全区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万人。随着昊田生物等企业落户阳逻,科技产业的发展已呈现良好开端。教育事业发展势头强劲,拥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省级示范学校新洲一中等名校。特别是基础教育实力雄厚,中考、高考在全市名列前茅。拥有较完备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人民广场、体育场、影剧院等体育娱乐设施,可以较好地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新洲人文景观众多,南有阳逻香炉山文化遗址;北有山灵水秀的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拥有报恩禅寺、紫霞寺、将军山、孔叹桥等十八处名胜古迹;中有涨渡湖等众多湖泊,是垂钓、休闲及水上游乐的理想去处,全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前景可观。
“十一五”时期,新洲将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打造“工业新洲”、“生态新洲”、“和谐新洲”为重点,建设华中地区现代港口物流中心和钢材深加工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纺织服装基地、机车制造维修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快“一主三化”进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把新洲建成武汉市最具经济活力、最具产业竞争力、最适宜于创业、最适宜居住的重要城市拓展区,努力构建“港口工业强区、都市农业大区、文化旅游新区”。
全区现辖邾城、旧街、潘塘、三店、李集、仓埠、阳逻、双柳、汪集9个街道办事处,辛冲、徐古、凤凰3个镇,涨渡湖、龙王咀2个国营农场,阳逻、火车站、邾城新区3个开发(发展)区和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全区共有37个居民委员会,555个村民委员会。
农 业
全区耕地面积47808公顷。水域面积52万亩。有优质油菜移栽面积40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20万亩,优质棉花15万亩,蔬菜一季园13万亩,常年蔬菜园13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万亩,果林面积12万亩,茶叶面积1万亩。2001年,粮食总产量31.83万吨,棉花产量1.06万吨,油料产量5.2万吨,蔬菜产量102.05万吨,水果产量6.27万吨,生猪产量31.51万头,家禽出笼428万只,肉类产量3.7万吨,禽蛋产量3.35万吨,水产品产量5.4万吨。全区有乡镇企业141家,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