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问题
1、农村土地问题
(1)土地承包。如何使土地承包合同合理化,如何处理和使用家庭承包的土地,如何使土地承包合同适应人口变化等因素,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2)宅基地问题。宅基地与耕地不同,一直是农民的私有财产。现在看来还不清楚。宅基地属于谁,农民的宅基地处置权和使用权与承包地有什么区别,宅基地的管理和分配如何合理,存在一些问题。
(3)土地所有权。在农转非过程中,农民作为土地使用者,如何体现其角色和权利,如何做出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稳定农村社会的制度安排,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2、基层政权问题
当前,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着执政能力弱化、形式主义泛滥、农村重债、干部流动方式、不作为与无序行为并存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是肤浅的。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的最严重、最危险的问题是信任危机。
二、农业问题
1、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问题曾是千百年来困扰人类和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天”字号的大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安危,也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定。
2、农业政策问题
过去农民总结农业的变化有三句话,叫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今天和今后仍然如此。
三、农民问题
1、农民素质问题
农民素质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素质和卫生健康素质。
2、农民增收问题
农民持续增收缓慢。
三农问题解决方案:
在指导方针上,要改变城乡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传统观念,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全局意识,做到城乡发展一盘棋,从思想上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扩展资料:
三农问题产生背景: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经济总体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农民认为,农业没有足够的收入,因此农村开始出现农民在城市打工的现象,但城市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了大量农民工聚集在城市里没有工作。
结果,农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资开始下降,促使更多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了恶性循环。
百度百科-三农
百度百科-三农问题
走进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南丝路集团银鸿丝业有限公司缫丝车间,只听见机器沙沙(隆隆)作响,晏鲁作正在庞大的机器旁不停地重复着一捞、一抬、一绕、一勾等系列动作,持续做好索绪、理绪、集绪、拈鞘、缫解、添绪、接绪等工作。
这个公司是16岁初中毕业后工作了15年的地方。在这里,为了解决从古至今蚕丝容易扯断的难题,下班之后,她经常一个人站在机组面前不断的比划和研究,凭借着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研究出一套“晏式操作法”,将以前一个人只能同时操作40至50绪提高到70绪,有效降低了缫丝劳动强度,最大限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22岁就获评凉山彝族自治州劳动模范、23岁获评四川省劳动模范、28岁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如今的她,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缫丝“能手”“巧手”“妙手”。
“从小生活在桑树之间,本能的亲切感使我成为公司的一员。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宽广,原来不论在哪里都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而这些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虽不善言辞,但谈起自己的经历,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不仅仅是我们的桑蚕产业,我身边的三农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因为有了各项税惠政策,有了充足的资金做补给,我们的村民也实现了从缺衣少食到全民奔康的转变,我们的农村也从脱贫致富过渡到了乡村振兴。如今,我积极宣传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把它们带给身边的朋友、亲人,他们都在靠国家优惠政策及自己的双手不断走向致富之路。”
正如所言,国家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税务部门也持续聚焦“三农”发展问题,通过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富民产业发展。
据统计,为全力落实落细支持乡村振兴税惠政策去年,凉山州税务局通过“一企一策”、线上线下政策宣讲会及纳税人座谈会等服务举措,向纳税人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全力支持“三农”产业发展,落实税收优惠近2.8亿元,切实做好纾困解难工作,助力“三农”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
在各项三农政策的支持下,南丝路集团银鸿丝业有限公司去年收到出口退税690多万元,于是免费为蚕农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针对蚕农制定扶持补助政策,助力农户种植桑树面积达13万亩,直接带动养蚕农户近6900户,促进农民就业27000余人,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与此同时,得知该公司合作的农户有近7000户,但文化都不算高,办税缴费很多都不会网上操作,税务局便经常在田间地头手把手辅导操作。
面对该公司6A级的蚕丝主要出口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家,但接触出口税种较晚,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经常一知半解,导致理解有所偏差的情况后,税务局也坚持隔三差五主动上门征集涉税需求和解答涉税疑问,实现大部分需求和疑问都在当天得到解决和回复。
谈及税收与对桑蚕产业的支持,对税务部门的优惠政策及精准服务频频点赞。
她表示,身边的朋友、亲人及不少村民都加入了桑蚕产业的行列,靠政策靠努力发家致富。
下一步,希望税务部门继续聚焦“三农”需求,特别是涉及到与一线工人和农户息息相关的税收政策时,多开展一些流动税费服务进工厂、进乡村等有针对性的宣传辅导活动,帮助农户和企业更知税懂税,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更加便捷智能的办税方式,助力蚕农和蚕桑企业更有信心“织”出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