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就是抓乡村振兴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3:22:01
字号:

在实际工作中,不要把“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搞成“两张皮”,“当前,关键是要真刀真枪干起来,见声势、见行动。”为确保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在压实责任、健全机制、转变作风、建强机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新的部署安排。

“三农”工作就是抓乡村振兴

具体而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典型的“条块结合”的特征,需要全党全社会总动员,部门和地方齐发力。农业农村部表示,将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落实落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同时,今年还将开展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完善市县考核制度。

要把脱贫攻坚探索形成的有效经验做法,根据新的需要,借鉴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来。他提醒,乡村振兴不同于脱贫攻坚,是持久战并非攻坚战,是全域、全员、全面的振兴,不能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提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超越发展阶段急于求成,甚至大干快上乱作为,要坚决反对在这方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用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稳扎稳打推进。

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议事协调的职责。目前,农业农村部负责统筹实施,国家乡村振兴局负责具体实施。职能虽然有不同,但不能也不是“一刀切”,要拧成一股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有条不紊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农业在我国历来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又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当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工作的重点,更是农村党支部工作的重点。

第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我国农业的现状决定了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农村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了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比城市要艰巨得多。没有“三农”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中国的全面小康。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现代化发展阶段来看,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推进统筹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42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