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息息相关的问题:
1、"两藏",就是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要确保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这个基础上建设高标准农田,今年要新增8000万亩以上,同时推进种业创新和技术集成,使粮食生产有科技支撑。
2、"两区",要在全国划好和建好粮食生产功能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保护区。根据匡算,“两区”建好以后,可以基本保障中国小麦和水稻两大口粮的安全。
3、"两个积极性"。就是要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要在政策上让农民种粮有帐算,让主产区政府抓粮不吃亏。有中央的重视和地方的支持,有广大农民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中国粮食安全会有保障的。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粮食安全,要害是种子和耕地。立足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的目标,法律中明确,国家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质资源库建设,支持育种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研究,实施农作物和畜禽等良种培育、育种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生物种业科技创新,鼓励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优良品种推广等。
针对耕地这一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法律针对近年来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问题,进一步对农业内部用地也作了严格规定。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保障好什么提供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
高。根据查询央视新闻显示。
1、2023年绿色优质水稻面积将稳定在120万亩以上,亚洲农业绿色增产技术覆盖率达九成以上,农药化肥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
2、亚洲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是指以自然物质为主要施肥和控制病虫害的方式进行生产。逐渐淘汰了用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的传统农业方式,保障了农产品的健康安全。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作为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农产品供给、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本要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越充分,人民的获得感的成色就更足、幸福感就更可持续、安全感就更有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越能得到彰显。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进一步升级,不仅要求吃饱,更要求吃好。当前,我们应该加快发展智能农业,藏粮于技,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同时加快发展农业人工智能,才能为粮食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