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5 13:17:51
字号:

芒果炭疽病,在叶片、花序、果实和枝梢上均有发生。病叶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晕。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是怎样的呢?田间与贮运期间均可发生、果实受害,侵染多始于花期。

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幼果皮易感病,果核尚未形成前被浸染,小黑斑扩展迅速,使幼果部分或全部皱缩变黑而脱落。

果核已形成的幼果感染后,病斑通常只针头大,基本不发展,等到近成熟时再迅速发展。

但若天气潮湿,小斑也会很快扩大并产生分生孢子。

在果实接近成熟时,病斑黑色,形状不一,稍凹陷,常互相汇合,病斑下果肉坏死不深,通常腐烂限于表皮。

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橙红色黏质粒,含大量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贮运期间,随着果实成熟度加大,病害发展极为迅速,病斑增大,果肉坏死部分纵横扩展,很快全果变黑烂掉。

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的小丛壳属的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无性态为半知亚门腔孢纲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在芒果果实上产生的一般都是无性态。

贮运期间的菌源主要是田间的病果。

本病的发生、流行要求高湿与高温(24~32℃)。

在华南,关键因素是湿度。

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在我国,秋芒品种感病强,吕宋品种感病弱。

必须控制田间危害,防腐,冷藏,或热水处理难以获得高效。

一般认为开花期自2/3的花开放起,喷布甲基托布津800倍和氧氯化铜800倍的混合液6~8次,每次间隔10~14d。

采后用52~55℃的苯莱特或多菌灵500mg/kg热液处理15min,能较好地防治贮运期炭疽病。

国外报道,采后不用热水处理,只浸在500mg/kg的苯莱特药液中1min,便获得良好防治效果。

低温可暂时抑制病菌生长,推迟3~4d烂果,但芒果对低温反应敏感,不同品种反应有差异,仅仅冷藏,不易获得满意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