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18:00:03
字号:

【高粱炭疽病】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我国已报道的高粱病害有30多种,其中主要病害有黑穗病、叶斑病、炭疽病、大斑病、病毒病等。下面农业之友网小编给大家介绍高粱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高粱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该病是高粱重要病害,高粱各产区都有发生。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染病。

苗期染病为害叶片,导致叶枯,造成高粱死苗。

叶片染病病斑梭形,中间红褐色,边缘紫红色,病斑上现密集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

炭疽病多从叶片顶端开始发生,大小2—4×1—2(mm),严重的造成叶片局部或大部枯死。

叶鞘染病病斑较大,椭圆形,后期也密生小黑点。

高粱抽穗后,病菌还可侵染幼嫩的穗颈,受害处形成较大的病斑,其上也生小黑点,易造成病穗倒折。

此外还可为害穗轴和枝梗或茎秆,造成腐败。

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Cesati) Wilson.称禾生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盘黑色,散生或聚生在病斑的两面,直径30—200um。

刚毛直或略弯混生,褐色或黑色,顶端较尖,具3—7个隔膜,大小64—128×4—6(um),分散或成行排列在分生孢子盘中。

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圆柱形,大小10—14×4—5(um)。

分生孢子镰刀形或纺锤形,略弯,单胞无色,大小17—32×3—5(um)。

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为害小麦、燕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

病菌随种子或病残体越冬。

翌年田间发病后,苗期发病可造成死苗。

成株期发病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不断蔓延扩展或引起流行。

高粱品种间发病差异明显。

多雨的年份或低洼高湿田块普遍发生,致叶片提早干枯死亡。

北方高粱产区炭疽病发生早的,7—8月份气温偏低、雨量偏多可流行为害,导致大片高粱早期枯死。

(1)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进行深翻把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以减少初侵染源。

(2)实行大面积轮作,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粱配方施肥技术,在第三次中耕除草时追施硝酸铵等,做到后期不脱肥,增强抗病力。

(3)选用和推广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

(4)药剂处理种子 用种子重量0.5%的50%福美双粉剂或50%拌种双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苗期种子传染的炭疽病及北方炭疽病。

(5)该病流行年份或个别感病田,从孕穗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37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