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5 13:08:04
字号:

叶斑病又叫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发病重的果园,病叶率高达70%―80%以上。叶斑病又叫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发病重的果园,病叶率高达70%―80%以上。病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

猕猴桃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最初形成黄褐色水渍状的小斑点,如雨后高温天气,高温高湿给病原菌造成了有利的发病条件。

病斑迅速发展,形成圆型或不规则型褐色或浅褐色斑。

中间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多个病斑相互融合,形成不规则型的大枯斑,卷曲破裂,干枯易脱落。

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遗落在地表上越冬。

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在降雨条件下,落叶上的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雨水飞溅或冲散。

随风传播浸染叶片,侵入后新产生的病斑,继续反复侵染蔓延。

六月中旬后开始发病,7―8月进入发病高峰期。

秋季病情发展缓慢,但在九月份遇到多雨天气,病害仍然发生很重,十月份后至落叶期,病害停发展。

农业防治改善果园环境,茂密阴蔽的园子,应剪去病弱枝,交叉枝,增强通风透光,多雨季节,应开沟排水,降低园内湿度。

土壤瘠薄的园子或土性太粘的园子,应施足农家肥搭配化学肥料,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用70%代森锰锌400―800倍液叶面喷施,要均匀周到片片见药、或喷洒猕杀粉剂600―800倍,如发现园内叶片有红白蜘蛛,可在药液中加入阿维菌素或阿维甲氰1500―2000倍液,兼杀红白蜘蛛。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