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一提到蝎子,往往会想到有毒的生物,然而蝎子其实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全虫干燥后可以作为药物使用。原本蝎子是野生的,但现在人工养殖已经成功。在我国许多地方,人们还有食用蝎子的习惯。下面一起来学习一篇蝎子的饲养方法。
1.分群饲养
将大、中、小蝎子分开饲养,如同社会群体一样,每个等级的蝎子都需要有独立的生存空间。
2.保持室温
蝎子是一种冷血变温动物,缺乏调节体温的功能。在最佳生存温度为25-35℃的条件下,蝎子的食量会增大,生长速度也会迅速提升,同时也会适宜交配产仔。为了创造一个无休眠状态的环境,我们需要做好立体温室盆养的加温保暖,但温度最高不能超过40℃,以免高温脱水。
3.调节温度
要求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地坪含水量保持在18%左右。一般情况下,人们进入房间不会感到气闷,土质也不宜过于干燥或潮湿。
4.饲喂充足
蝎子胃口小,偏爱黄粉虫、蚯蚓、蝇蛆、地鳖虫等细小动物,一般每5-7天进食一次,每餐只需一条黄粉虫。投喂时要确保它们吃饱喝足,留有余地,以免因饥饿而发生自相残杀。规模化养蝎需要有稳定的饲料来源,最好是配备养殖黄粉虫,以免出现断炊之忧。
5.日常管理
一是要确保盆内细土没有任何蚂蚁和其他有害成分,以免对蝎子造成伤害。二是要防止鸡、鸟、黄鼠狼、青蛙等动物的侵害,确保蝎子的安全。三是要避免喂食霉烂、变质的死虫,保持蝎窝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死虫等废弃物,以保证蝎子的健康。
6.防蜇伤
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扰或者惊扰蝎子,特别是当蝎子已经进入怀孕后期,需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任何形式的干扰。如果需要移动蝎子,可以使用筷子夹住蝎子的尾部,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夹住身体或者腹部。
总的来说,蝎子的食性非常广泛,它们喜欢在高温中湿的气候中生活,害怕光线,通常在夜间活动,养殖蝎子之前建议蝎子的一些生活习性最好先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