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黑鱼养殖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3:35:11
字号:
【池塘黑鱼养殖技术】黑鱼又称乌鳢、财鱼、乌棒,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能适应小水体及缺氧环境,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强的生产和市场开发潜力。下面农业之友网小编给大家介绍池塘黑鱼养殖技术。

单养黑鱼池面积不宜过大,苗种池以60-100平方米,成鱼池以200-400平方米为宜。应多备小池以便大小分档饲养,要求池底淤泥少,水深100厘米以上。新挖池塘要求塘埂不漏水,四周应设置高1.5米左右的木板、竹篱笆、尼龙网等防逃设施,进水口应伸进池塘中,高出池塘水位50厘米。

池塘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自育苗种,成鱼塘套养每亩可放30-50尾,单养则根据鱼种规格,酌情放养。一般亩产2000公斤池塘每平方米放10-15规格苗种8尾或15-20厘米规格苗种5尾,放养前用5ppm高锰酸钾浸洗5分钟。

黑鱼饲养以野杂鱼、动物内脏、蝌蚪等天然动物性饵料为主。在3月底至清明,投以蝌蚪作开口饲料,利用春季发水季节,收购鲜活小杂鱼放入黑鱼养殖池,一般亩放300-500公斤。4-10月投喂新鲜野杂鱼(剔除刺鳅,黄颡鱼等杂鱼),投喂数量根据不同季节、天气灵活掌握。一般亩产2000公斤黑鱼需小杂鱼8000公斤,具体逐月投喂量如下表:
月份  4 5 6  7 8    9 10  

投喂百分率 (%) 4.0  6.0  11.5  16.0  25.0  21.0  9.5

养殖中要及时大小分档,一般放养10厘米苗种,养殖40天规格达17-20厘米时分档一次,养殖100天规格达到每尾150-250克时再分档一次,7-8月可捕大留小,均衡上市。

在清明后开始设置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占水面积10%,随气温升高,面积逐步扩大到40%。

黑鱼虽耐低氧,但长期投饵水质易发黑发臭,导致黑鱼发病,生长速度降低。春季一般10-20天注水一次,每次加注20-30厘米。夏季7-10天注水一次,透明度保持30厘米,如有微流水则更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261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