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鲷鱼种出血病防治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3:11:57
字号:

鲷鱼属于鱼纲,鲷科。体高侧扁,长五十厘米以上,体呈银红色,有淡蓝色的斑点,尾鳍后绿黑色,头大、口小,上下颌牙前部圆锥形,后部臼齿状,体被栉鳞,背鳍和臀鳍具硬棘。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

巴西鲷鱼种出血病防治技术

幼鱼的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温度9.5—35℃,生长最适水温为24—28℃。

成鱼则可抵御2℃的低温和35℃的高温,生长最适水温为26—30℃。

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0.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

可以从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长最佳,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黄鳍鲷鱼种出血病防治技术。

[病原体] 尚未查明。

[发病症状] 病鱼身体两侧,特别是臀部体表以及后腹部点状出血,部分病鱼下颌、胸鳍、腹鳍和臀鳍基部也有明显的出血现象。

病鱼身体发黑,离群独游,行动迟缓,失去食欲。

自发现病鱼,半天至一天时间即出现死亡,2—3天后大批死亡。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危害巴西鲷当年鱼种,自乌仔至l0厘米左右的鱼种均可发生。

6月底至9月上旬为流行季节,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流行高峰期,9月中旬以后,水温降至25℃以下,病情逐渐消失。

在巴西鲷越冬保种期间,越冬池中也偶尔发生该病。

[治疗方法](1)用氟哌酸拌作药饵,10毫克/千克饲料,连续投喂3天。

(2)用强氯精消毒水体,浓度为0.3—0.5克/立方米水体,隔天使用,连用2—3次。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25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