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1:10:09
字号:

河豚小瓜虫病症状 病鱼表现反应迟钝,体色发黑,体表有白色粘膜,游动异常,常常白肚皮,侧转或在池边池底摩擦,食欲不振。小瓜虫主要寄生于河豚的躯干、皮肤及鳃瓣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囊泡,尤其是河豚的鼻腔出现两团粘液性附着物,严重时鼻腔可被小瓜虫蛀通。河豚小瓜虫病病原 多子小瓜虫。

河豚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河豚小瓜虫病症状 病鱼表现反应迟钝,体色发黑,体表有白色粘膜,游动异常,常常白肚皮,侧转或在池边池底摩擦,食欲不振。

小瓜虫主要寄生于河豚的躯干、皮肤及鳃瓣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囊泡,尤其是河豚的鼻腔出现两团粘液性附着物,严重时鼻腔可被小瓜虫蛀通。

镜检可以发现鳃组织粘液增多,虫体周围的鳃片上皮细胞增生,肿胀坏死。

流行 小瓜虫的寄生对河豚鱼的规格和年龄没有严格的选择,一般多发生在冬末和初春水温较低时。

此病感染性强,病情扩散迅速,部分池塘发病率可达80%以上,常引起大批死亡。

河豚小瓜虫病防治预防:在发病高峰期,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控制池水的有机物含量,可以缓解小瓜虫的暴发。

治疗:①可通过控温养殖,将水温上升到30℃左右,2~3天后,小瓜虫可自行脱落。

②当小瓜虫的危害较为严重时,可用0.08~0.10mg/L硝酸亚汞全池泼洒,同时每千克饲料用鱼虫必克1~3g拌饵投喂,4~5小时后换水。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24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