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河豚养一起适合养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3 07:50:10
字号:

(一)主养河豚混养鲢鳙 河豚当年鱼苗长到5~6 厘米时,体重可达2 克左右,每667 平方米放养密度为4 000~5 000 尾,搭配放养规格为50 克左右的鳝70~100 尾,或鲢、鳙各50 尾。商品河豚养殖时,可每667 平方米放100 克左右的河豚鱼种800~1 200 尾,混养500 克左右的鲢50 尾或500 克左右的鲢、鳙各20~30 尾。这样混养,河豚吃剩的饵料及粪便可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鲢、鳙则可利用池塘中的浮游生物,既可改善池塘养殖水环境,又可提高水体负荷能力和养殖效益。只要注意水质控制,掌握投饲技术,加强鱼病防治,河豚养殖成活率可达到90 %左右。河豚鱼种年底体重可达100~150 克l 尾,商品河豚规格年底可达350~400 克/尾。

与河豚养一起适合养什么?

(二)河豚与车虾混养 据报道,1996年大连市永安食品有限公司在辽宁省庄河市观驾山乡,经过对红鳍东方鲀、车虾生活习性的反复研究,决定将河豚与车虾混养。他们通过科研机构引进河豚鱼苗1 万尾,在8 公顷虾池(5 . 3 公顷和2 . 7 公顷两个虾池)内与车虾混养。经实验证明:车虾白天潜伏在水底,夜晚出来觅食,而河豚白天觅食,晚上潜伏水底,车虾吃剩的残饵,河豚继续吃,无需额外投饵,而且一些病伤的车虾亦被河豚吃掉,两者具很大的互补性,不但车虾成活率高,而且河豚生长快,当年收获车虾3 000 千克,河豚约7 000 千克,取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车虾、河豚混养成功为整个黄海、渤海沿岸养虾业走出低谷带来了希望。

(三)河豚与中国对虾混养 1996 年4 月至1997 年11月份,河北省唐海县成功地进行了红鳍东方鲀与中国对虾混养的实践探索。江苏赣榆县城东乡下口村也于1997 年进行红鳍东方鲀与中国对虾的混养试验,现将混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第一,池塘面积一般为2 . 7 ~3 . 3 公顷,平均水深2 米,水源充足无污染,PH值5 . 9 ~9 . 8 ,透明度高,养殖池塘具备完善的排灌系统,进水闸需安装60 目进水网,排水闸安装7 目铁丝网和8 目安全网。

第二,放鱼前首先干塘晒池、消毒,平整池塘。每667 平方米水面,水深1 米,使用生石灰70 千克和漂白粉6 千克,或者使用茶麸5 千克和漂白粉3 千克,或者茶麸35 千克和生石灰45 千克泼洒,清塘后2 天适时进水。

第三,鱼种为大棚越冬鱼种,平均规格约150 克/尾。入池时水温稳定在15 ℃ 以上,池中盐度略低于越冬池,短距离运输可于25 立方米的帆布篓内装鱼种(规格为100~150 克/尾)600~800 尾。入池前用浓度为10~15毫克/升呋喃西林药浴20~30 分钟,或用50 毫克/升福尔马林浸浴数分钟。

第四,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交换情况、饵料供应、养殖技术、上市规格和计划产量而定。每667 平方米池塘放河豚鱼80 ~100 尾,中国对虾6000~8000尾,鱼种应一次放足。

第五,饲料常有冷冻青皮鱼、沙丁鱼、刺鱼及毛虾、卤虫等,饵料应新鲜。低水温时,日投饵量为鱼体重1 . 5 %~5 % , 秋季育肥期日投饵量为6 %~10 % ,饵料系数7 左右,秋分后应酌情减量,日投饵2 次,在一定的水面范围内轮番投掷,上午投日饵量的55% ,余下的下午投喂,要做到不投变质饵料,鱼缺氧时不投,水温高于30 ℃ 少投,鱼生长快时多投,直到鱼出池上市,不能中断投饵。

第六,养殖管理:A .水位控制在1 . 2 ~2 米之间,前期水位偏低,中后期水位偏高,以利水质清新和水温恒定。前期7 天换水1 次,每次30 厘米,中后期3~5 天换水1 次,每次50 厘米,特殊情况及时换水,换水量不能低于50 % ; B 勤巡塘,早晚及半夜各巡塘1 次,检查是否有病鱼,是否浮头,水位、水色、气味、透明度情况怎样,排水闸及网具是否有漏鱼现象;C .每10 天检测鱼的体重生长情况,反馈以前的投喂及管理信息,调整投饵数量,检查鱼体有无异常症状,估测池塘存鱼量,以供施药和投饵参考;D .控制好水质,在一般情况下正常水色呈浅绿色、黄绿色、乳白色和褐色,异常水色为黑绿色、土灰色、红色和酱色等,水温应大于13 ℃ ,小于32 ℃ ,水温过高则大换水降温。盐度在18‰~22‰之间,透明度35~40 厘米,溶氧5~10 毫克/升、氨氮0 . 02 ~0 . 6 毫克/升;E .鱼病防治做到“有病早治、无病先防”,一般每10 天1 次,每次连续投喂3 天,药饵为土霉素和呋喃西林,每100 千克鱼每次75 克,适时加喂维生素E ,维生素C ,复合维生素,三代虫病用浓度250 毫克/福尔马林,药浴25~30 分钟。

第七,混养应着重鱼的管理。对虾适量投饵,每日2 次,前期每次投喂卤虫25~30 千克,中后期投喂配合饲料,每次6~20 千克,在养殖期内对虾主食卤虫、配合饲料、浮游生物及河豚吃剩的杂鱼碎屑。

第八,河豚经5 个半月饲养可达到上市规格,应在霜降前将鱼卖完,以免低温死鱼,造成经济损失。

1、饵料投喂

河鲀入池后,水温在15~17℃时仍有摄食能力,应定时投喂。进池初期先诱食,使河鲀形成定点摄食的习惯。投喂湿的颗粒饵料,现做现喂,日投喂量为河鲀体重的0.5%~3%,每天投喂1~2次。水温在12℃以下时,河鲀食量明显下降。

2、水质管理

在高密度越冬时,必须保持良好的水质,最好是用消毒处理过的水。水温适宜,河鲀尚能摄食,需要投饵,池塘一般应全部换水,且要连续充气;水温较低,河鲀停止摄食,换水量可减少到池水的10%~30%,间断性充气,每次充气30分钟,停气30分钟。

3、鱼病防治

河鲀室内越冬密度大,容易发生疾病。鱼种入池前要进行药浴,清除体表寄生虫,防止受伤个体感染细菌或水霉菌。在越冬期间应以预防为主,一般每隔10~15天,用抗菌素类药物进行体表消毒;亦可每隔15~20天连续投喂含抗菌素的药饵3天,对其进行体内消毒。

4、水温控制

在河鲀越冬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水温的变化和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前应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升温设备能及时运转。当室内水温低于12℃时,要采取升温措施,提高水温至14℃左右,并控制恒定。

扩展资料:

河豚的形态特征:

河鲀体呈圆筒形,有气囊,遇到危险时会吸气膨胀,一般体长在25—35厘米!上下颌骨与牙愈合成4个大牙板,背鳍1个,无腹鳍。无鳞或有小刺。全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吻短,圆钝;口小,端位,横裂。

上下颌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显。唇发达,下唇两端向上弯曲在上唇的外侧。眼小,鳃孔小,为一弧形裂缝,位于胸鳍的前方,体表密生小刺。背鳍位置很后,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后端平截。

百度百科—河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22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