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0:33:47
字号:

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主要侵害怀孕母兔,以发生败血症、急性死亡、腹泻和流产为特征,主要侵害怀孕25日龄以上的母兔。

症状潜伏期1~3天,急性病例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病兔腹泻,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渴欲增加,消瘦,母兔阴道内排出粘性、脓性分泌物。

病变肝脏出现弥漫性或散在性黄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胆囊胀大,充满胆汁,脾脏肿大1~3倍,大肠内充满粘性粪便,肠壁变薄。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母兔抵抗力,消除引发该病的应激因素,及时淘汰重病兔,对发病较轻的病例,可用抗生素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1)链霉素3万~5万单位/千克体重肌注,每天2次,连用3天。(2)磺胺二甲嘧啶100~20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1次,连用3~5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23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