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先进养殖模式的发展水平预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将是未来水产养殖的重要模式。因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具有节水、节地、高密度集约化和排放可控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未来水产养殖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现行的工厂化养鱼设施设备相当简陋,只有一般的提水动力设备、充气泵、沉淀池、重力式无阀过滤池、调温池、养鱼车间和开放式流水管阀等。前无严密的水处理设施,后无废水处理设备而直接排放入海,处于一种普通流水和温流水养鱼的一种过渡形式,属于工厂化养鱼的初级阶段。另外,不规范的养殖模式导致养殖动物体质虚弱、病害频发,不得不长期、大量使用各种药物(有些甚至是违禁药物)对抗疾病,从而导致养殖中对药物的严重依赖,同时缺乏足够长的停药期使残留药物代谢,最终造成养殖产品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因此,要解决药物残留超标这一生产无公害水产品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根本上是加强科学的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减少用药甚至不用药。
(1)建场选址养殖场应建在风小浪微、水质清新的沿海,既要考虑有充足的无工业污染的海水水源,又要有锅炉、饵料加工、生活用水等所需的淡水水源。
(2)建池养殖池应建为圆形或方形圆角,使水流能完全循环不留死角,池壁池底应光滑;池底应向中心有5%的坡度,使污物在池底中央排出,使池底保持清洁,适于鱼类栖息,并使养殖池的水质免受池底污物的污染。
(3)苗种及放养养殖生产所需苗种应来源于持有《水产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繁育场,不用违禁药物,所用药物浓度严格控制。苗种要求鱼体完整,色泽正常,有活力,健康无病,质量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从异地购苗种时要进行检疫,严防异地病原生物传播。苗种运输前停食一天,长途运输水温温差小于5℃。
(4)科学调控养殖环境保持水深在35~80厘米。氨氮含量小于0.2毫克/升,溶氧大于5毫克/升,保持水质清新,光照均匀。根据水温要求调节水温和换水量。每天换水量一般为池水的4~10倍,并根据养成密度、鱼体大小、饵料及供水情况等进行调节。有条件的可采用物理、生物等综合水处理系统,将养殖水体中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加以去除,使养殖水质达到《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2—2001)的标准。
(5)洗池与分养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有部分无法通过换水排出而吸附在池壁池底。洗池对于去除养殖池底的污物有一定效果。无死角的养殖池形状结合向中央倾斜的池底和中央排污方式,可以有效地排出池底污物。尽可能减少分养次数,次数过多会使鱼体受伤,增加鱼的应激反应。
(6)饲料与投喂按照国务院颁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2002年)执行,饲料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72—2001)标准,不得使用霉变、变质、受农药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的饲料。使用药物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应符合农业部《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的规定和《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72—2001)标准要求,不得选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也不得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微生物制剂,以补足饲料营养成分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饲料的适口性,促进鱼类的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增加鱼体的免疫力。
(7)病害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有病害发生,要对症下药,忌乱用药物。在推广生态防病技术的同时,选择高效、低毒的渔用药物,及时对症进行鱼病治疗,并注意相应的休药期,确保养殖产品的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和产品进口国的食品标准。在鱼类快速生长时期,可定期在配合饲料投喂前,喷涂黄连水剂等中草药制剂、复合维生素制剂和低聚木糖等作为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促进其生长。这些制剂具有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代谢快和无残留等优点,并能有效预防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暴发。平时对养殖鱼的行为、摄食、身体特征等注意观察,结合抽样检查,有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水产养殖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杀菌消毒?
管理体系下有100多亩养殖基地,质量体系采用HAC-CP、GMP、SSOP控制生产和产品质量。注重原料来源的质量控制,继续深入开展无公害鳗鱼加工技术研究,提高产品安全卫生水平,加强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卫生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卫生质量,确保源头监控、过程可追溯、出口有保障、产品深受客户青睐。鳗鱼养殖场选址时,应选择交通便利、防洪能力强、水源充足、水质稳定的地方。最好的水源是山坑水和地下水。土壤不含汞等有害重金属,首选壤土。鳗鱼养殖场应远离大型工厂等容易污染的场所,与其他水产或禽畜养殖场的直线距离至少为1000米。
成鳗养殖池最好是正方形,面积5-10亩,水深1.8-2米。每2.5~3亩配备1台0.75kW曝气器。养鳗鱼的池塘,尤其是养了多年的老池塘,淤泥很厚,每年至少要彻底清理一次。育苗前一个月左右,池塘灌满20~30cm的水,用250kg/亩生石灰和12.5kg/亩漂白粉消毒。1周后,加水至1.5米左右。然后施无机肥培养水质,检验无毒后即可放苗。在初秋鳗鱼病高发季节,饲料投喂量减少到正常的80%左右,即投喂量为体重的1%左右,以防止因暴饮暴食而发生鳗鱼病。
早上喂食的好处是此时池水温度低,没有热分层现象。此时喂食可以避免鳗鱼在喂食时温度过高,甚至产生应激反应而引发鳗鱼疾病。此外,早晨太阳升起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池塘水中溶解氧增加,鳗鱼摄食后消化吸收良好,残留饵料和粪便在有氧环境下分解,有利于稳定池塘水质。饲养时应添加鱼油和维生素E,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鳗鱼的体质和抗病能力。鱼油的添加量为2%~3%。鳗鱼喜欢黑暗的环境,怕光,所以它们都在晚上活动,尤其是下雨天。它们适应性强,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成年鳗鱼的消化器官会逐渐萎缩,停止进食。这个不用担心,它们产卵后会独立进食。在选择鳗鱼养殖场的选址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有良好的水源,其水质要符合鳗鱼的生态要求。水量要充足,地势要平坦开阔,水陆交通要方便运送饲料和鳗鱼。池塘应至少暴露在阳光下一周,鳗鱼苗在放养前应先用漂白粉消毒。一周后,排干消毒池水,注入新水。库存密度。每平方米可以放0.1公斤左右的幼鳗。一般每亩池塘可以放养7000条左右的成年鳗鱼。
水产养殖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杀菌消毒?
通过水产用杀菌剂来进行消毒杀菌,比如三氯异氰尿酸粉、苯扎溴氨溶液、溴氯海因粉、戊二醛溶液、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溶液等等。
水产养殖中一般采用固体消毒剂和液体消毒剂来杀菌消毒,常见的固体消毒剂有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常见的液体消毒剂有强酸碘、聚维酮碘、戊二醛、苯扎溴铵、二硫氰基甲烷等。
水产养殖采用什么方法杀菌消毒比较安全?水产消毒要根据水产养殖的特点,在选择消毒剂时,主要考虑选择对病原体的杀灭力强,对鱼虾毒性小无损害,消毒物体易溶于水,在消毒的环境中比较稳定和使用方便常用的消毒剂,比较符合的有丹麦DCW杀菌溶液。
青蒿未是否能用在水产养殖杀菌消毒
青蒿未一般不用在水产养殖杀菌消毒,水产养殖消毒剂的种类:
1.1卤素类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主要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的一大类消毒剂,目前常用的含氯消毒剂主要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氯胺-T、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氯溴三聚异氰酸等。该类消毒剂主要通过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破坏其磷酸脱氢酶或与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致使细菌死亡。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氧化或氯直接作用于菌体蛋白,形成氮-氯复合物,干扰细胞代谢,引起细菌死亡。含氯类消毒剂目前在水产上应用最多,市场巨大,其中二氧化氯更被人们推崇为绿色消毒剂,它高效广谱,对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均有杀灭作用。是一般氯制剂杀灭能力的2-6倍,它作用水体后不生成有害物质(卤代有机物),机体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残留,是一种绿色环保消毒剂,随着近年来二氧化氯价格的下降,其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含溴消毒剂
近年来,溴类杀菌消毒剂逐步兴起,已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其典型代表物为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和最新研制出的富溴。该系列消毒剂主要通过在水中形成次溴酸,降低微生物的表面张力,破坏有机物保护膜,促进卤素与病原菌蛋白质分子的亲和力,提高杀菌活性。与传统的氯制剂相比,该类消毒剂具有杀菌效力更高、广谱、药效更持久、不易挥发、对金属腐蚀性小等优点。
含碘消毒剂
水产上常用碘、碘伏和聚乙烯酮碘(PVP-I)。碘可氧化病原体胞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并能与蛋白质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该类消毒剂亦为广谱消毒剂,对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1.2酚、醛、醇类消毒剂
酚类 如来苏儿、苯酚、复合酚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或使一些氧化酶等失去活性,对细菌、真菌和大部分病素养有效,对芽孢无效。
醇类 乙醇、异丙醇等可使菌体蛋白变性,干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主要对细菌有效。
醛类 甲醛、戊二醛等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蛋白质变性,酶失活,对细菌、芽孢、病毒、寄生虫、藻类、真菌均有杀灭作用,其中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速效、低毒等特点,水产上已逐渐开始使用,开发前景巨大。
1.3酸、碱类消毒剂
酸类 柠檬酸、醋酸、乳酸、甲酸、过氧乙酸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或溶解,对多种细菌、真菌等均有杀灭效果。醋酸有杀虫和水质改良的功能;过氧乙酸杀菌效果好,分解产物安全,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碱类 常用的有氧化钙(生石灰)、氢氧化铵溶液(氨水)。氧化钙与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能快速溶解细菌蛋白质膜,使其丧失活力,从而杀死池中的病原体和残留于池中的敌害生物。由于价格低廉,大量用于清塘和疾病预防。
盐类 常用的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硫酸亚铁、硼砂等。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作为高渗剂,通过药浴改变病原体的渗透压,使细胞内液平衡失调,常用于防治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病;硫酸氢钠与食盐合用,常用于防治水霉病;EDTA是广谱的金属络合剂,在水产上常用作软水剂。
1.4重属盐类
高锰酸钾、硫酸铜、汞盐、银盐等能与细菌蛋白质结合,产生蛋白盐沉淀,主要对细菌与真菌有效,对芽孢、病毒效力差。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通过氧化细菌体内活性基团而发挥杀菌作用,常用于池塘消毒,鱼种消毒及其它水生动物体的消毒。最近,人们又研究开发了高铁酸钾、高铁酸锶、高铁酸钡等高铁酸盐类消毒剂,比高锰酸钾氧化活性,杀菌力更强,被称为是一类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水产消毒剂。
1.5季铵盐类消毒剂
新洁尔灭、洗必泰、度米芬、消毒净、百毒杀等。分子结构中的疏水基团可渗入细菌胞浆膜和蛋白质层,使细菌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导致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代谢产物外漏,妨碍细菌的呼吸及糖酵解过程,并使细菌蛋白变性,具有杀菌浓度低,毒性和 *** 性低,无腐蚀和漂白作用,水溶性好,性质稳定等优点,其在低浓度下抑菌,高浓度时杀灭大多数细菌繁殖体和部分病素养,但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芽孢和大部分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
1.6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臭氧等。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与有机物相遇时放出新生态氧,氧化细菌体内的活性基团。这类消毒剂杀菌能力强,易溶于水,在水中分解产生氧,亦可作为增氧剂,是近年来人们公认的无公害消毒剂。
1.7染料类消毒剂
亚甲基蓝、吖啶类等可与菌体蛋白的羧基或氨基结合而影响菌体代谢。亚甲基蓝除用于杀菌、消毒外,还可用于一些原虫病(如小瓜虫病)的治疗,是被美国FDA通过的药品之一。
1.8中草药类消毒剂
利用中草药消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中草药以其效果好,价格低廉,资源丰富,毒副作用低等优点逐渐进入了水产消毒药市场。常用的有大蒜、烟草、大黄、乌桕、苦楝、五倍子、大黄、枫树叶、辣蓼、樟树叶、车前草、地锦草、菖蒲、桉树叶等。
水产养殖预防水质污染,疾病蔓延用什么杀菌消毒?水产养殖杀菌消毒剂的选择:
1.漂白粉:漂白粉为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钙和水反应后生成性质不稳定的次氯酸,其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分解产生的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次氯酸会立刻分解出活性氯和初生态氧,从而对细菌原浆蛋白产生氯化和氧化反应,发挥杀菌作用。其杀菌消毒效力受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和pH的影响较大。在酸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增强,在碱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减弱。
2.二氧化氯 (ClO2):在常温下为淡**气体。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含氯制剂。是继第一代消毒剂漂白粉、第二代消毒剂优氯精、第三代强氯精之后的第四代消毒剂。二氧化氯的有效成分与病毒的衣壳蛋白之间有吸附作用,致使病毒颗粒表面聚集了高浓度的消毒分子,从而加强了它的杀灭作用。不但能用金属容器配制或贮存;切勿与酸类有机物、易燃物混放,以防自燃。
3.氧化剂类:高锰酸钾别名为灰锰氧、锰酸钾、锰强灰黑紫色结晶体,具有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易溶于水,液体为玫瑰色,利用分子结构中不稳定的结合态氧,遇到有机物或酶能释放出初生态氧,迅速使有机物氧化,使酶蛋白和原浆蛋白中的活性基团如巯基(-SH)氧化变为二硫键(-S-S)而失活,从而达到杀菌作用。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强氧化剂。与某些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易发生爆炸。
4.季铵盐类:公认的低效消毒剂,容易产生耐药菌,不能杀灭革兰氏阴性菌。消毒液自身易受微生物污染.不能杀灭芽孢,有残留,对铝制品有明显腐蚀性。
5.苯酚/煤酚皂 :中效消毒剂,腐蚀性强,不易降解,对环境危害大。不能杀灭芽孢。A/B级洁净区应使用需经除菌过滤。
水产养殖水消毒一般采用什么方式?有什么特点?水产养殖常用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法:即采用沉淀池过滤或沸石粉吸附,将养殖水体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去除,此方法不会对养殖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其弱点是对于资源的浪费却是惊人的。
2、化学药物处理法:此方法是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养殖处理方法,即采用生石灰、漂白粉、絮凝剂、含氯或含溴消毒剂以及一些染料等有机或无机化合物来改善水质,这种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能在短期内产生效应,但其在改良水环境的同时,会对水产养殖动物产生不良影响,有些甚至会对环境与食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3、微生物调控法:即利用有益微生物在水体吸收氨氮、亚硝酸氮及硫化氢等,有效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同时抑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这是一种治本的环境处理方法,也是推行绿色养殖的最佳措施。
室内杀菌消毒用什么方法好1、室内杀菌消毒的最好办法就是专业的杀菌消毒机构,而且可以通过全新的光触媒技术,有效针对不同污染源的特性,将其彻底清除干净。2、除了专业杀菌消毒机构小草之外,如果能够在室内安装一个三十瓦低臭氧紫外灯,每日照射一小时以上的时间,也可以有效的杀死空气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3、另外,中药药熏,中药喷洒,过氧乙酸热蒸也是较为不错的室内杀菌消毒办法;只是,在使用完这些方法之后一定要通风散气。
二次供水杀菌消毒一般用什么方法比较安全?之所以要对二次供水进行杀菌,主要是清除管道内的生物膜。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有二氧化氯消毒和丹麦DCW杀菌系统消毒。就安全性而言应该是丹麦DCW杀菌系统了。二氧化氯是一种易爆炸气体。二氧化氯遇光时易分解生成氧和氯而引起爆炸,一般都是在现场现配现制。丹麦DCW杀菌系统通过电解盐形成次氯酸来制取杀菌溶液,杀菌后可降解,无毒安全,操作简单。
水产养殖杀菌消毒剂有没有食品级无残留的?奥克泰士D50主要成分为过氧化氢 银离子,食品级高浓缩型杀菌消毒剂。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其杀菌性能远高于常见的氯类、季铵盐、单纯过氧化氢、醛类等消毒剂,由于奥克泰士具有生态无残留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水质改善、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包装和食品加工工业等。特别适用要求较高的生产场所、进出口产品等的消毒杀菌、防霉保鲜。奥克泰士D50 为多组份消毒剂,所采用的氧化剂为过氧化物,它与稳定剂结合形成复合溶液。作为催化剂添加的痕量银离子可以保持长久的效用。银离子的杀菌作用是基于单价银离子通过共价键和配位键来与细菌蛋白质牢固结合,从而使细菌钝化或沉淀。
特点:
能够快速杀灭包括①鱼类包括:爆发性出血病、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病、溃疡病、球菌病、细菌性、肝胆综合症、艾美虫病、鳃霉病、水肿病、白点病症、气泡病症、中华鳋病症、锚头鳋病症、三代虫病症、胞虫病症、指环虫病症、红鳃病、寄生虫、鳃腺炎、烂体病症、眼球白浊病、腹水病、车轮虫病、柱状病等近千种微生物引起的病变。
②蟹类包括:肠炎病、黑鳃病、烂鳃病、水肿病、纤毛虫病、颤抖病等病症。
③虾类包括:纤毛虫病、暴发性、流行性虾病、红腿病、烂眼病、褐斑病、白斑病、烂腮病、荧光病、红胃病、真菌病害等病症。
④其它水产疾病防治。
并且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不会对水体产生任何副作用。无论在鱼、虾、贝、蟹不同养殖品种和卵、苗种、成品不同的生长阶段及工具、饲料等都可以应用。相比氯制剂、溴制剂、醛类消毒剂,其对水产动物的无 *** 性、安全性高。
山西水产养殖消毒用什么?山西搞水产养殖,建议首先化验一下水体重金属含量。至于养殖消毒,这和其它地方没有什么不同的:针对地方细菌活动特点进行(这非常重要。并不是随便用那种消毒剂都可以达到自己预想的有效目的的)。如果自己不知道,建议向你们当地水产药物商店咨询,他们非常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