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到11月下旬时段间梨园中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项:一、高接换种。对表现性状较差的新高、长寿、秋水等品种,要进行高接,改换品种,改善品质。从9月上旬起到10月上旬可进行芽接,10月中旬后进行枝接。多头高接可以迅速恢复产量,同时树上原来的老品种还可以有部分产量。一般3年生树,接15个以上芽;5年生树要接50个以上芽。若秋季嫁接未完成的,可以在次年2月份补接。二、拉枝。一般2-3年生的梨树主要拉好主枝或主枝延伸枝、副主枝等,4-5年生的树主要拉好副主枝延伸枝、侧枝、第二层主枝。由于秋季枝条柔软不易折断,定形快,枝条要拉平或头向下,经一段时间松帮后会向上回弹一些。副主枝要低于主枝,侧枝要低于副主枝,其他直立枝不必拉。三、施有机肥。最好要施厩肥,开深沟施,数量为每亩1000-1500公斤,再加1/100过磷酸钙。在施肥时最好边下肥边下土,或一层土一层肥。开沟深度不少于40厘米,宽度30-40厘米,长度视树的大小而定,一般1-2年生40厘米,3-4年生60厘米,5-6年生80厘米,6年生以上达1米。上一年沟挖在树的东西两边,下一年则挖在树的南北两侧,每年向原施肥沟外侧开挖。四、清除草害。以人工锄草为主,尽量少用化学除草。除草目的是防杂草与果树争肥,减少明年土中草籽数量。除草后要密切注意蚱蜢、夜蛾类害虫上树吃树叶,若发生严重时,仍需进行防治。枯草层厚密的要做好防火工作。五、病虫害防治。入秋前期气温仍偏高,易发生红蜘蛛、梨网蝽危害。另外还有食叶性害虫如桑毛虫、刺蛾等迟后发生的幼虫,若多雨潮湿叶片上易发生黑斑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因此,在梨果采收结束后仍需喷药防治1-2次,可用尼素朗、杀灭菊酯、代森锰锌等药剂。同时,要清除梨树上的枯死枝并及时拿出梨园焚烧,减少越冬的木蠹蛾及其他病虫越冬基数。
套果袋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套袋梨果的品质,套果袋材料的遮光性越强,套袋效果越显著。即套果袋透光率越低,套袋果果皮颜色越浅,果点和锈斑越少、小。要根据栽培品种、当地气候条件、原有果皮颜色、防果锈效果、对套袋后商品果实颜色的要求来选择套果袋的种类和品牌。
1.绿色梨品种
如粤引早脆梨、翠冠、新世纪等品种,可选用外黄内黑双层套果袋或白色小蜡袋十外黄内黑双层套果袋,小蜡袋套后30-40天换套外黄内黑双层套果袋,采用这种套袋方法产出的梨果皮色乳黄或金**;如果要保持品种原有的绿色果皮,可选用单层白色、外黄内白或外黄内黄的双层套果袋。不同的梨品种,在纸质、纸层和颜色上均有不同要求。
2.黄、褐色梨品种
由于黄、褐色梨品种果皮颜色较深(如黄花梨、洞冠梨),对套果袋的要求比绿色梨品种低;南水、园黄、新高等品种可选用一次性套外黄内黑或单层**套果袋。套袋果实皮色由黄、褐色、粗糙变为淡黄褐色、洁净。
3.套果袋规格与品质要求
平均单果重200克以下的品种选用15厘米?18厘米,200-300克的品种可用16厘米?20厘米,300-400克的品种选用20厘米?22厘米的套果袋。粤引早脆梨套果袋的规格以宽18厘米、长22厘米外黄内黑双层袋为宜。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梨套果袋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套果袋的基本要求:遮光度良好,有防水、透气作用,经风吹雨淋后不易变形、不破损、不脱蜡,雨后易于燥,对梨果的不良影响极小,袋口要附有捆扎铁线,袋底部两侧设有通气、放水口,便于雨水流出和通气,以免袋中积水,防止高温闷热气候影响果实发育,有些纸袋经药剂处理,具有防虫、防病的效果。购买套果袋要选择有信誉的正规生产厂商,采用专用纸生产的套果袋才能保证套袋后能生产出优质、商品价值高的梨果。我国山东、广东、台湾等省份都有很多生产套果袋的专业厂家,如青岛爱农、珠海盛大、台湾佳田等。此外,部分地区还从日本进口优质梨套果袋,如日本小林袋、富士袋、德盛袋、精工袋、旭光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