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窖
选择地势较高、土质结实、靠近猪场、远离粪坑的地方建青贮窖。利用砖、石、水泥砌筑或塑料薄膜贴衬在土窖上。窖的宽度不超过窖的深度,四面呈圆形,上下壁垂直,避免地表水渗入窖内,四周要设排水沟。窖的大小视猪群大小、青饲料的多少而定。
(2)原料适时收割和切短
用于青贮的原料要适时收割,收割过早,含水量多,不易青贮;收割过迟,粗纤维含量高,品质差。禾本科牧草以孕穗期收割,豆科牧草以始花至盛花期收割,青割玉米以乳黄期收割,甘薯藤以霜前期收割。收割后晒上1~2天,将水分降至60%~70%后切短,一般切成3~5厘米长,但粗硬料更应切短,以便于装填、踩实和取喂。
(3)装窖
原料切短后要立即装填。装填前先在窖底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再铺上一层稻草。装填时边装边踩,逐层平摊,踩紧,尤其是踩实窖的边缘,尽可能排除饲料中的空气,造成良好的厌氧环境。也可拌米糠、麦麸、食盐一起青贮。
(4)封窖
当装满原料,充分压紧后,在上面盖一层稻草,再铺上一层塑料薄膜,然后盖上5~30厘米厚的湿黏土,踩实。封窖3~5天后,原料下沉,要及时用土填补,最后盖土应高出地面,以免雨水渗入。
(5)开窖
饲料青贮1个月左右即可开窖使用。使用时要注意逐段、分层取用,不能掏洞或整个无规律使用。每次取后,需要用塑料薄膜将窖口封严,防止空气进入。每次取出的量应在当天用完。饲喂生猪开始用量要少,逐渐增加。一般情况下,每头猪每天可以饲喂2~5千克。凡腐败变质的青贮料不可喂猪。
(1)铡短青贮原料
将青贮原料铡短,除取料方便和便于压紧踏(压)实外,还可提高青贮饲料的利用率。玉米秸秆青贮铡成2~3厘米为宜,甘薯秧等以铡5~10厘米为宜。
(2)青贮原料的装填
装填原料的速度要快,要一气呵成,最好1~2天内将全部原料装在窖内并封好,最迟不要超过3~4天。容积较大的窖,在1~2天内装不满时,应采用逐层分段摊平压实的方法。每层都要将原料压实,使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减少,保证其质量。装料前,窖底先铺一层16~33厘米厚的碎草,其上再填青贮原料,窖装满后在原料上面覆盖一层碎草。
(3)压实
将青贮料压实是保证青贮饲料质量的重要一环。大型青贮窖,最好用履带式拖拉机镇压,每装入30~50厘米原料就要镇压一次;小型青贮窖可用人工踏实,每装入10~15厘米踏一次。要特别注意窖的边角部位一定要压实。
(4)盖土封埋
将青贮原料装满窖后,在碎草上面覆盖土或铺盖塑料布。覆土的厚度要根据气温而定,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一般覆土厚度应超过当地冬天最大冰土深度的厚度,北方要适当厚些。一般覆土30~50厘米。盖上后要踩实,以防止漏气,在窖的四周还应有排水沟,以利排水。封土后3~5天饲草下沉,覆土会出现裂缝或凹坑,这时应覆盖新土填补,经1~1.5月,便可开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