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选留种
选株。在田间选择长势好,花序着生部位适中,植株高矮一致,主要性状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典型植株。
选穗。于入选的单株上,当第2-3果穗上的番茄达到完全成熟时,单独采摘,并选择其中果形大而整齐,果面光滑,色泽新鲜,脐小,蒂部无裂纹,果肉厚的果实做种用。先放置室内2-3天,使其充分成熟。 挖籽。将种果清洗干净,在果实中部横切成两半,然后用小刀将种子连同胶液一起挖入非金属的桶盆中。也不能在种液中加水,以防在发酵时种子发芽。 发酵。挖完后将种液盆盖好。置室内2-3天,使其自然发酵。待种液表面出现白色菌膜,种子与胶状物易分离时,说明已发酵好。 淘洗。在发酵好的种液中加入与种液等量的清水,然后充分搅拌。当停止搅拌时,种子很快下沉。将上层浮液倒掉,再在种盆内加入清水淘洗2-3遍即可。若种子表面的胶状物不易脱落,可用手将其搓掉,再淘洗干净,摊放在纱布上晾晒。注意常翻动,使种子干燥均匀。 保存。当种子含水量降到12%以下(用牙咬有响声),就可装入纸袋或布袋内保存。并在种子袋上挂好标签,写清品种、来源、采种年月、质量等,复制一份装在袋内,以防错拿错用。番茄种植需要哪些技术
种植番茄的时候,什么是多点花少留果呢?
很多菜农在种植番茄时采用前期多留果,每穗留5-6个果的方法,以果压棵,抑制植株旺长,促进坐果。结果适得其反,番茄下部果实争夺的营养较多,导致植株上部营养供应不足,坐果不良。
所以,菜农应将植株下部过多的果实疏除,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果实长到黄豆粒大小时进行,将过大、过小或明显畸形的果实疏除。第二次在长到葡萄大小时进行,主要是去除畸形果,减少养分消耗,以促进番茄上部开花坐果。
也有很多人认为气温或棚温高,可以多留果。其实,植株下部留果过多,营养消耗过大,会严重影响茎叶和根系的生长,导致从
土壤中吸收的营养供应不足,光合产物积累少,坠住了棵子,番茄后期的开花坐果就会大受影响。
建议:第一穗果不留,适时摘除。
原因如下:
1、容易坠棵子,不利于后期高产。
2、由于育苗气温高,第一穗花芽分化不良,后期容易出现畸形果。
3、第一穗花用来试点花药浓度,为后续花穗点花试验出合适的点花浓度。
4、每一穗第一朵花比同穗其他花早1-2天,所以第一朵花不点。
若第一穗点花后,之后的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若植株很旺,第一穗留2-3个,第二穗留3-4个,第三穗留4个,第四穗以上果穗可留果4-5个。
下面看下详细案例:
在下乡走访时,我们发现苗师傅的大棚里种植的大红西红柿长势喜人,并且果实重量都在200克以上,可以说个个都是精品果。小
据了解,以前一直种植粉果西红柿,都是采取每棵植株留5穗果的方法留果,这样既可以促进坐果,又可以使果实达到边贸收购商的要求,达到高收益的目的。从去年开始,苗师傅开始种植大红西红柿,因为大红西红柿的植株长势强于粉果西红柿,如何留果才能
施足底肥。底肥施用不足,会影响番茄的后期生长及结果,如果通过后期冲施肥弥补,也会起到补充营养目的,但“三冲不如一底施”的道理更是人们老生常谈的有一定的道理。
在施用底肥上以粪肥为主,固然有调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更主要的是为作物整个生长期的生长、结果提供必需的养分。尤其是在春季,番茄植株旺盛生长,土壤营养跟不上,植株瘦弱,就为以后的丰产留下隐患。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粪肥的施用量需要特别注意控制,既不能施用过多,造成烧苗现象,也不能施用太少,造成植株生长营养不良。再者,施用底肥也需要根据种植作物的种类和实际的种植环境来决定施肥数量,不应该形成固定的标准、习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一年两茬和一大茬底肥施用量就不相同,而茄子、黄瓜和番茄、彩椒的底肥施用量也不同。因此建议农户先采取措施促使植株健壮,并适当增加追肥量,在施肥时可以加入新高脂膜减少肥用量,增加肥效,促进植株生长及果实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