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好的猪场,可以节约饲料,避免饲料浪费,使投入的饲料最大限度转化为猪只的增重;饲养管理好的猪场,猪病发生的少,既可以节省疫苗购置费用,又可以节约常规预防用药费用和治疗用药费用。据报道,饲养管理不善,饲料选用不当,使料肉比提高20%,每头出栏猪用料就会增加20kg,增加成本30元;猪群发病,药费每头猪增加10元。
2、养猪的饲料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是养猪成败的关键因素。通常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0%~80%,所以怎样合理地选择、利用、开发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猪品种
品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猪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众多试验表明,饲养优良的杂种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l~2头,增重提高l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l5%。好的品种如大约克、长白猪等比本地猪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可提高经济效益l0%~l2%。
4、猪场防疫
养猪场一旦暴发疫情,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纵观现有的养猪场,普遍存在防疫观念淡薄的问题,防疫工作仍然是盲目性、随意性、侥幸性,不少场一年四季猪群疫病不断,此起彼伏,年年如此,反反复复,在经历若干年之后不得不将猪场关闭,损失是惨重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养猪业者总是把注意力盯在猪价上,认为猪价是猪场能否盈利的决定因素,其实不然。如果具体到一个存栏500头母猪、月均出栏800头商品猪的猪场,冬季的一个流行性腹泻,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是40万元;而猪价如果每千克降l元,l00kg的猪降100元,800头商品猪因降价月均损失8万元,仅相当于流行性腹泻造成损失的五分之一。
5.像对待自己的宝贝孩子一样照顾它们啦,你懂得。
1、喂水食。水食在猪胃肠道中停留时间短、排泄快、消耗热能多,且消化液被冲淡,不利于消化吸收。正确的喂法是精料以料水比1:1拌匀后及时喂,青绿饲料单独喂,圈内应有自动饮水器或放置水槽,水槽内应保持随时有清洁饮水。
2、杂交猪做种。有的人认为杂交猪个大、体壮,留作种猪一定很好。殊不知杂交猪遗传性能不稳定,作种用后代会出现严重的性状分离,饲料报酬低,生长速度慢,抗病力弱。
3、去势防疫同步进行。不少养猪户为图省事,在给猪去势时一并进行防疫注射,造成去势伤口难以愈合及防疫效果降低。如果改在去势10天~15天后再进行防疫,效果更好。
4、颗粒饲料加水喂。如果像使用粉料一样将颗粒饲料加水拌成粥状喂猪,会使颗粒饲料营养成分受到严重破坏。
5、粪便越黑饲料越好。人们所说的粪便黑只不过是饲料中的硫酸铜含量高所致,不能代表饲料的质量。
6、吃奶仔猪不补料。仔猪单靠母乳,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对营养的需要,仔猪在5日龄~10日龄就应进行吃料训练,待母猪泌乳高峰期过后以吃饲料为主进行饲养。
7、仔猪断奶过晚。很多人误认为仔猪吃奶时间越长越好。其实母猪产后21天达到泌乳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同时,仔猪40日龄左右胃酸分泌机能、免疫器官免疫功能已基本完善,此时断奶较合适。
8、仔猪出现拉稀时,只重视药物治疗,忽视综合防治。大多数人只重视给拉稀仔猪对症用药,忽视环境、母猪等消毒及同窝仔猪治疗。
9、猪喂得越大越好。不少农民都喜欢喂大肥猪,殊不知肥猪超过90公斤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且以沉积脂肪为主。一般育肥猪达到100公斤左右就要出栏或屠宰。